《正面管教》阅读习题第四章重新看待不良行为.doc

《正面管教》阅读习题第四章重新看待不良行为.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重新看待不良行为 1、大人以什么方式对所谓的“孩子的不良行为”承担“责任”呢? 答:如果把责任感看成是一种解放——某种基于你知道自己想改变就能改变的事情——而不是负疚,你就 能做得更好。当你认识到在你的孩子或学生的不良行为中你也有份时,你就能知道该怎样改变你的行为, 进而帮助孩子改变他的行为。 父母和老师都是成年人。既然我们要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我们就应该学会控制我们自己的行为。 有了这种意识,我们就能够成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人,并且将我们的行为转变成鼓励孩子的行为改进, 并且又不损伤孩子的自我价值感。我们就能够自己先“暂停”以梳理一下自己的情绪,直到我们能够深思 熟虑而不是不假思考地对孩子做出反应的时候。我们应该对不良行为承担至少与孩子同等的责任,并且要 学会使用鼓励的、有长期效果的方法。 2、对于现在我们所说的不良行为,还可以用哪些其它术语来表达? 答:所谓不良行为无非是缺乏知识(或意识)的行为、缺乏有效技能的行为,以及发展适宜性行为、因失 望而产生的行为——或者因为一个偶然事件导致我们转向受“原始脑”操纵的行为(此时唯一的选择只有 权力争夺或退却,而无法沟通)。 大多数时候,小孩子做出的只是“与其年龄相称”的行为,而不是不良行为。 3、“四种错误的行为目的”是什么? 答:四种错误的行为目的分别是:寻求过度关注、寻求权力、报复、自暴自弃。 4、孩子的每种错误目的背后的错误观念是什么? 答:孩子每种错误目的背报后的错误观念分别是: 寻求过度关注——错误观念:只有在得到你的关注时,我才有归属感; 寻求权力——错误观念:只有当我说了算或至少不能由你对我发号施令时,我才有归属感; 报复——错误观念:我得不到归属,但我至少能让你同样受到伤害; 自暴自弃——错误观念:不可能有所归属。我放弃。 5、为什么识别这些错误的行为目的非常重要? 答:因为了解孩子的错误目的(和错误观念)有助于你最有效的行动,来帮助孩子达到他们的真正目的: 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 6、能帮助大人识别错误目的的线索有哪两条? 答:第一条线索:大人对孩子行为的情感反应; 第二条线索:当你要求孩子停其行为时,孩子的反应; 7、对每一种错误目的的行为,大人的第一心理反应分别是什么?请逐一回答。 答:寻求过度关注——大人第一心理反应:心烦、恼怒、着急、愧疚。 寻求权力——大人第一心理反应:被激怒;受到了挑战;受到了威胁;被击败。 报复——大人第一心理反应:伤害、失望、难以置信、憎恶。 自暴自弃——大人第一心理反应:绝望、无望、无助、无能为力。 8、当你要求孩子 行 ,他 会怎 反 ? 就四种 目的逐一回答。 答: 求 度关注——孩子的回 : 停片刻,但很快又回到老 子,或 成另一种打 人的行 。 求 力——孩子的回 : 本加 ,屈从而内心不服;看家 老 生气而 得自己 了;消极 抗。 复——孩子的回 :反 ; 害 人; 坏 西;以牙 牙;行 升 ,或 另一种武器; 自暴自弃——孩子的回 :更加退避;消极;毫无改 ;毫无响 。 9、你可以用来 正每一种 目的的行 的有效反 或行 有哪些? 答: 求 度关注——通 孩子参与一个有用的任 , 移孩子的行 。“我 你,而且??”(例如: 我在乎你,等会花 陪你。) 安排特 光,建立日常 例。花 孩子。召开家庭会 或班会。默默地 孩子。 定些无言的信号。 求 力——承 你不能 迫孩子,并 求孩子帮助。既不要开 也不要投降,而是撤离冲突, 自 己冷静下来。 定而和善。不 ,只做。决定你 做什么。 日常 例 了算。培养相 互的尊重。 予有限制的 。在 立一些合理的限制 得到孩子的帮助。 持到底。 鼓励。引 孩子把 力用在 极的方面。召开家庭会 或班会。 复—— 理受 的感 :“你的行 告 我,你一定 得受到了 害。能和我 ?” 避免 和 。反射式 听。做出弥 。鼓励其 。召开家庭会 或班会。 自暴自弃——表达至孩子的信任。小步前 。停止批 。鼓励任何一点点的 极努力。关注孩子的 点。不要怜 。不要放弃。 置成功的机会。教 孩子技能,示范 怎么做。真心喜 个孩子。以孩子的 趣 基 。鼓励,鼓励,鼓励。召开家庭会 或班会。 10、 什么 四种目的被称 目的? 答:之所以称为错误目的,是因为这些目的建立在该怎样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的错误观念之上。 11、孩子的行为并不以事实为基础,而是以什么为基础的? 答:孩子们的行为是以自己认为真实的东西为基础,而不是以事实为基础的。 12、孩子在以不良行为告诉你什么? 答:孩子在以不良行为告诉我们:“我是一个孩子,我只是想有所归属。” 13、为什么你会难以记住孩子真正想告诉你的是什么? 答:大多数大人在面对一个正在作出不良行为的孩子时,很难有积

文档评论(0)

137****72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