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解剖学课件:07 内脏 消化系统.ppt

  1. 1、本文档共8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腹部的分区 为便于描述腹腔脏器的位置,可将腹部分成若干区域,方法较多。临床上常用的简便方法是通过脐各作一水平面和矢状面,将腹部分为左上腹、右上腹、左下腹和右下腹4个区。然而,更实用的是9分法,即通过两侧肋弓最低点(第10肋的最低点)所做的肋下平面和通过两侧髂结节所作的结节间平面将腹部分成上腹部、中腹部和下腹部3部,再由经两侧腹股沟韧带中点所作的两个矢状面,将腹部分成9个区域,包括上腹部的腹上区和左、右季肋区,中腹部的脐区和左、右腹外侧(腰)区,下腹部的耻(腹下)区和左、右腹股沟(髂)区(图4-2)。 Meckel憩室: 回肠憩室 盲肠 回肠 100cm ±  憩室常带有胃或胰组织细胞而分泌胃酸或胰酶,可能感染或出血,症状易与阑尾炎混淆,憩室与脐之间的条索也可能引起肠梗阻 结肠带 结肠袋 肠脂垂 大肠 Large Intestine 大肠的分部:  分为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 盲肠和结肠的特征性结构:  结肠带 colic band  结肠袋 haustra of colon  肠脂垂 epiploic appendices 结肠袋 回盲口 阑尾口 盲肠 回盲瓣 回肠 阑尾 阑尾系膜 盲肠 Cecum 盲肠的位置:  一般位于右髂窝,因无系膜位置较固定 盲肠的结构:  回盲口  回盲瓣:防止盲肠内容物逆流回小肠  阑尾 Vermiform Appendix 回盲瓣 阑尾孔 回肠 阑尾 阑尾 Vermiform Appendix  阑尾是附属于盲肠的一段盲管,6~8cm,阑尾孔位于回盲瓣下方  阑尾系膜 呈三角形或扇形,内含血管、神经、淋巴管及淋巴结  阑尾位置 通常与盲肠一起位于右髂窝内,阑尾本身也有多种位置变化:回肠下位、盲肠后位、回肠前位、回肠后位、盲肠下位、盆位 阑尾 Vermiform Appendix 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  McBurney点: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  Lanz点:左、右髂前上棘连线的右、中1/3交点 阑尾 Vermiform Appendix 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  McBurney点: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  Lanz点:左、右髂前上棘连线的右、中1/3交点 膈 肝右叶 胆囊 十二脂肠 结肠右曲 升结肠 回肠 盲肠 阑尾 直肠 肝左叶 脾 胰 结肠左曲 降结肠 乙状结肠 膀胱 横结肠 小肠系膜根 结肠 Colon 结肠的位置与分部:  介于盲肠与直肠之间,整体呈“M”形包绕于空、回肠周围  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4部分  乙状结肠是肿瘤、憩室等疾病的多发部位 直肠 Rectum 直肠的位置:  位于小骨盆腔下份的后部,在第3骶椎前方续于乙状结肠,穿盆膈移行于肛管 直肠的两个弯曲:  骶曲 sacral flexure:凸向后,与骶骨的弯曲一致  会阴曲 perineal flexure:绕过尾骨尖凸向前,在冠状面上 骶曲 会阴曲 直肠壶腹 肛管 直肠横襞:  又称Houston瓣(3个),由粘膜及环行肌构成。中间的直肠横襞大而明显,位置较恒定,位于直肠右侧壁上,距肛门约7cm,常作为直肠镜检时的定位标志 直肠横襞(中) 直肠壶腹 直肠 Rectum 肛管内面的粘膜结构:  肛柱  肛瓣  肛窦  齿状线 dentate line   或称肛皮线  白线   或称 Hilton线  肛梳:齿状线下1cm   或称痔环 hemorrhoidal ring 肛管 Anal Canal 齿状线上、下的区别 齿状线以上 齿状线以下 覆盖上皮 单层立方上皮 复层扁平上皮 动脉来源 直肠上、下动脉 肛门动脉 静脉回流 肝门静脉 髂内静脉 淋巴引流 腰淋巴结 腹股沟浅淋巴结 神经支配 内脏神经 躯体神经 肛管 Anal Canal 肛门括约肌  肛门内括约肌 :环行平滑肌增厚而成  肛门外括约肌 sphincter ani externus:骨骼肌,分3部   皮下部:位于肛门周围皮下的环形肌束。   浅部:围绕肛管下端的椭圆形肌束。   深部:位于浅部上方较厚的环形肌束。  浅部和深部对控制排便极为重要 深部 浅部 皮下部 肝 Liver 肝的功能:  参与蛋白质、脂类、糖类和维生素等物质的合成、转化与分解。  参与激素、药物等物质的转化和解毒及抗体的产生  分泌胆汁,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吞噬、防御及胚胎时期造血 肝 Liver 肝的形态  不规则的楔形,可分为上、下两面,前、后、左、右4缘  肝的上面:隆凸称膈面,镰状韧带 falciform lig.  肝的下面:称脏面,中部有形似“H”形的沟 横沟:称肝门 porta hepatis,有肝左、右管,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门静脉左、右支和肝的神经、淋巴管等经此出入,上述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

文档评论(0)

学习让人进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活到老,学到老!知识无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