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末数学家徐光启的故事
1562 年,徐光启出生在上海一个贫(pin)寒的家庭里。困窘(jiong)的生活,让年幼的
徐光启早早就懂事了。进入学堂后,他学习非常勤奋。
一天,夜已经很深了,徐光启还在写作文。妈妈心疼地说:“不要写了,早点睡吧!”
“不,我必须把它写完,这是先生要求的作业呢!”小徐光启坚定地说。那一晚,他坚
持把作文写完了才睡觉。
第二天,先生看了他的作文,在班里表扬了他,徐光启高兴极了。此后,他学习更加努
力了。
一天,徐光启(qi)和伙伴们爬到附近的龙华塔上去玩。大家在塔里奔上奔下,非常开心。
“咕咕咕咕”,突然,窗外传来了鸽子的叫声,孩子们好奇地探出头去张望,啊,窗外的木
檐(yan)下有个鸽子巢!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伸手去抓鸽子。可是他们个子太小了,使劲踮(dian)起脚,还是够不
到鸽巢。这时,徐光启说:“大家让开,看我的!”说完,他纵(zong)身跳上窗栏,小心翼翼
(yi)地挪(nuo)到木檐旁。哈哈,鸽子巢就在他的手边了!
徐光启将手伸进巢内,抓住一只鸽子向塔内的伙伴们晃了晃。伙伴们见了,立刻欢呼起
来,一个个伸出手臂(bi)大叫:“徐光启,把鸽子给我!”“给我!给我!”
徐光启却笑着说:“不,等我走过去再说!”说着,他把鸽子往怀里一塞(sai),准备往回
爬。可就在这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他的脚下一滑,从塔檐上滑了下去……
“哎呀,糟了!”小伙伴们大叫着,冲下楼梯。大家都以为徐光启恐怕要没命了!
可是,当他们冲到塔外,却见徐光启竟好好地站在地上!这下,小伙伴们糊涂了:徐光
启从那么高的塔上摔下来,怎么会平安无事呢?
徐光启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对大家说:“从塔檐上摔下来的那一刹那.我想起先生曾给
我们讲过的《史记》里的故事,说虞帝从高高的草垛上跳下来,一点儿也没摔伤,因为他手
上有两把大蒲扇,扇动大蒲扇,身子就会像鸟儿一样地‘飞’落下来。我身上穿的衣服,袖
筒很大,就像两把大蒲扇。所以我就拼命扑扇袖筒,还真管用,跌到地上,除了屁股有点疼
外,其他地方都没伤着。”
“哇,徐光启真棒,先生讲的故事,你全记在心里了!”伙伴们钦佩极了。
随着年岁的增长,徐光启不仅喜欢读书,而且对种庄稼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时常到
地里帮爸爸干农活。
第 1 页
一天,他放学回来,路过邻居德章爷爷的棉花地,发现德章爷爷正在摘棉花的顶心。他
连忙好奇地问:“爷爷,您怎么把棉花的顶心摘掉啊?还能结棉花吗?”
“能结更多呢!”德章爷爷说,“这是我发现的秘密,道理我可说不清楚啊!”
“为什么会这样呢?”徐光启琢磨开了。忽然,他想明白了:如果棉枝一个劲地往上长,
分枝和叶子就要“吃”掉大量的营养,棉桃的养分就会不够。摘掉顶心,棉桃就能获得足够
的营养,当然就能长得又大又好了。
“哈哈,我去告诉爸爸!”徐光启立刻朝自己家的棉田跑去。
但爸爸不在棉田里,徐光启便自作主张地摘起棉花的顶心来。等爸爸发现时,他已经把
顶心摘得差不多了。“臭小子,你在干什么?我辛辛苦苦种的棉花全要被你弄死了!”爸爸又
气又急,真想把徐光启揍一顿。
“爸,你别担心啊!”徐光启笑着把自己悟出的道理讲给爸爸听。听着听着,爸爸也不
禁连连点头,和儿子一起摘起了棉花的顶心。
那一年,徐家的棉花果然大获丰收!
徐光启生平简介:
徐光启(公元1562—1633年)字子先,号玄扈,吴淞(今属上海)人。他从万历末年
起,经过天启、崇祯各朝,曾作到文渊阁大学士的官职(相当于宰相)。他精通天文历法,
是明末改历的主要主持人。他对农学也颇有研究,曾根据前人所著各种农书,附以自己的见
解,编写了著名的《农政全书》,全书有六十余卷,共六十多万字。明朝末年,满族的统治
阶级从东北关外屡次发动战争,徐光启曾屡次上书论军事,并在通州练新兵,主张采用西方
火炮。他是一位热爱祖国的科学家。
他没有入京做官之前,曾在上海、广东、广西等地教书。在此期间,他曾博览群书,在
广东还接触到一些传教士,对他们传入的西方文化开始有所接触。公元1600年,他在南京
和利玛窦相识,以后两人又长期同住在北京,经常来往。他和利玛窦两人共同译《几何原本》
一书,1607 年译完前六卷。当时徐光启很想全部译完,利玛窦却不愿这样做。直到晚清时
代,《几何原本》后九卷的翻译工作才由李善兰(公元1811—1882年)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