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西方翻译简史.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绪论 (一)翻译史发展 1.西方最早译作 广义上:约公元前 3C ,72 名犹太学者在埃及亚利山大城翻译 《旧约》,《七十二子希腊文本》 ; 严格意义上:约公元前 3C 中叶安德罗尼柯在罗马用拉丁语翻译的希腊荷马史诗《奥德赛》 。 2.西方翻译历史上六次高潮(六个大的阶段) : 1)公元前 4C 末,盛极一时的希腊努力社会开始衰落,罗马逐渐强大。但当时希腊文化 优于罗马文化,对罗马有巨大吸引力。到了公元前 3C 中叶,有文字记录的翻译问世。 被誉为罗马文学三大鼻祖的安德罗尼柯、 涅维乌斯和恩尼乌斯, 以及普劳图斯、 泰伦斯。 2)罗马帝国后期至中世纪初期,是宗教性质的。 《圣经》由希伯来语和希腊语写成,必须译成拉丁语才能为罗马人接受。到公元 4C 达 到《圣经》译成拉丁语的高潮,以哲罗姆与 382 和 405 年翻译的《通俗拉丁文本圣经》 为定本,标志《圣经》翻译取得了与世俗文学翻译分庭抗礼的重要地位。 3)早在 9-10C,大批叙利亚学者到雅典,把大批希腊典籍译成古叙利亚语,带回巴格达。 在巴格达,阿拉伯人又译成阿拉伯语,巴格达一时成为阿拉伯人研究古希腊文化中心。 中世纪中期, 11-12C 间,西班牙托莱多,把大批阿拉伯语译成拉丁语,这是史上少有 基督徒和穆斯林的友好接触。托莱多成为欧洲学术中心,西方翻译史第三次高潮。 4) 14-16C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是场思想和文学革命大运动。 德国宗教改革家路德采用民众语言,与 1522-1534 年翻译刊行第一部“民众的圣经” , 法国文学家阿米欧译出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比较列传》 ,不锈文学译作。 英诺斯译出《名人传》 ,查普曼译《伊利亚特》 《奥德赛》,弗洛里欧译蒙田的《散文集》 。 1611 年《钦定圣经译本》翻译出版则标志英国翻译史又一大发展。 “英最伟大译著” 文艺复兴时期,标志着民族语言在文学领域和翻译中地位巩固。 5)文艺复兴后, 17C 下— 20C 上半叶,仍涌现大量译作。最大特点是,翻译家们不仅继续 翻译古典著作,而且对近当代作品也发生兴趣。 6)二次大战后以来翻译活动, 特点是:翻译范围扩大;翻译规模大大超过了以往;翻译的作用也为以往所不可企及。 主要体现在:兴办高等翻译教育;成立翻译组织以聚集翻译力量; 打破传统方式,发展机器翻译,成为新时期翻译发展一个重要的标志。 (二)翻译理论的发展 1.西方最早翻译理论家是罗马帝国时期的西塞罗,首次把翻译区分为“作为解释员”和“ 作为演说家”的翻译两种基本方法,并因此开拓翻译理论和方法研究的园地。在古代:西塞罗的“直译”和“意译” ;昆体良的“与原作竞争” ; 哲罗姆的“文学用意译, 《圣经》用直译”之说; 奥古斯丁《圣经》翻译凭“上帝的感召”和他的有关语言符号理论;波伊提乌的宁要“内容准确” ,不要“风格优雅”的直译主张和译者应当放弃主观判断权的客观主义观点; 但丁的“文学不可译”论。 文艺复兴时期:伊拉斯谟的不屈从神学权威、 《圣经》翻译考译者的语言知识; 路德的翻译必须采用民众语言的人文主义观点; 多雷的译者必须理解原作内容、通晓两种语言、避免逐词对译、 采用通俗形式、讲究译作风格的“翻译五原则” 。 17-19C:巴特“作者主人” (译者仆人)、译文必须“不增不减不改”的准确翻译理论;德莱顿的“词译、释译、拟译”的翻译三分法和翻译是艺术的观点; 泰特勒的优秀译作标准和“译作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译作风格和手法 应和原作属于同一性质、译作应具备原作所具有的通顺”等翻译三原则,施莱尔马赫的口译和笔译、文学翻译与机械性翻译的区分; 洪堡的语言决定世界观和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的理论; 阿诺德的所谓“评判译作的优劣要看专家的反应” 纽曼“评判标准在于一般读者而非学者”的观点。 20C:费道罗夫的翻译理论首先“需要从语言学方面研究”, 翻译理论由翻译史、翻译总论和翻译分论三部分组成的观点; 雅各布森“语内翻译” “语际翻译” “符际翻译”的三类别; 列维的“翻译应当使读者产生错觉” “翻译是一个抉择过程” ; 加切奇拉泽的 “翻译永远是原作艺术现实的反应” “、文艺翻译是一种艺术创工作” 的文学翻译理论; 弗斯、卡特福德的翻译在于“语境对等”的语言学翻译理论;奈达“翻译即科学” 、“翻译即交际”和“读者反映对等”论;穆南关于翻译理论问题的现代语言学观; 霍姆斯的“翻译研究学科论” ; 勒弗维尔、巴斯内特的“翻译受制于社会文化因素”的观点; 斯内尔霍恩比“翻译研究即跨学科研究”观点; 弗米尔、赖斯、诺德“翻译须为目的服务”的主张; 纽伯特“翻译须以文本为中心”的思想; 塞莱斯柯维奇、勒代雷把翻译视为一种解释过程的释意观; 图里“翻译规范”与“翻译描写”观; 韦努狄“译者在译文中必须有形可

文档评论(0)

135****884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