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教材】2021版高中数学人教B版必修第一册(分章节)全册教学案
PAGE
PAGE 2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1.1 集合
1.1.1 集合及其表示方法
素养目标·定方向
课程标准
学法解读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理解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针对具体问题,能在自然语言和图形语言的基础上,用符号语言刻画集合.
3.在具体情景中,了解空集的含义.
1.学习本节时,重点掌握表示元素与集合关系的符号、常用数集的符号、连续数集的区间表示.
2.注意集合表示的规范性、区间表示的准确性.
3.注意“互异性”在集合表示及问题解决中的应用.
4.要注意运用抽象的集合语言表达和交流问题,提升数学抽象核心素养.
第1课时 集合的概念
必备知识·探新知
基础知识
1.元素与集合的概念
(1)集合:
定义
把一些能够确定的、不同的__对象__汇集在一起,就说由这些对象组成一个集合(有时简称为集)
表示方法
通常用英文大写字母A,B,C,…表示
(2)元素:
定义
组成集合的每个对象都是这个集合的元素
表示方法
通常用英文小写字母a,b,c,…表示
(3)集合的元素具有的三个特点:
__确定性__
集合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
互异性
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一定是不同的
无序性
集合中的元素可以任意排列,与次序无关
思考1:(1)你能具体说出你所在班级中头脑比较聪明的同学姓名吗?你能具体说出你所在班级中所有女生的姓名吗?
(2)你认为将要研究的“集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提示:(1)比较聪明的同学的姓名不能具体说出来,因为聪明与否没有明确的标准;而所在班级中女生的姓名是明确的.
(2)今天我们研究的“集合”这一新概念,是必须由一些确定的对象构成的.也就是说上述所说的聪明的同学是不能构成集合的.因为聪明是没有明确划分标准的.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关系
记法
读法
a是集合A的元素
__a∈A__
a属于集合A
a不是集合A的元素
__a?A__
a不属于集合A
思考2:元素与集合之间有第三种关系吗?
提示:对于一个元素a与一个集合A而言,只有“a∈A”与“a?A”这两种关系.
3.空集
定义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称为空集
表示方法
记作__?__
思考3:对于任意元素a,a与空集?的关系是什么?
提示:由空集的定义可知,a??.
4.两个集合相等
定义
给定两个集合A和B,如果组成它们的元素完全相同,就称这两个集合相等
表示方法
记作A=B
5.集合的分类
(1)集合eq \b\lc\{\rc\ (\a\vs4\al\co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2)空集可以看成包含0个元素的集合,所以空集是有限集.
6.常见的数集及表示符号
数集
非负整数集
(自然数集)
正整数集
整数集
有理数集
实数集
符号
__N__
__N*或N+__
Z
Q
R
基础自测
1.下列所给的对象能组成集合的是__①④__(填序号).
①所有的正三角形;
②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课本上的所有难题;
③比较接近1的所有正整数;
④某校高一年级的16岁以下的学生.
解析:①能组成集合.其中的元素需满足三条边相等.②不能组成集合.因为“难题”的标准是模糊的,不确定的,故不能组成集合.③不能组成集合.因为“比较接近1”的标准不明确,所以元素不确定,故不能组成集合.④能组成集合.其中的元素是“该校高一年级16岁以下的学生”.
2.下列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判断正确的是__①④__(填序号).
①0∈N;②π∈Q;③eq \r(2)∈Q;④-1∈Z;⑤eq \r(2)?R.
解析:N表示自然数集,Q表示有理数集,Z表示整数集,R表示实数集,故0∈N,π?Q,eq \r(2)?Q,-1∈Z,eq \r(2)∈R.
3.方程x2-1=0与方程x+1=0所有解组成的集合中共有__2__个元素.
解析:由x2-1=0,得x=±1;由x+1=0,得x=-1,故集合中只有2个元素1和-1.
4.已知集合A中含有两个元素a-1和2a,若2∈A,则实数a的值为__1或3__.
解析:∵2∈A,∴2=a-1或2=2a.
若2=a-1,则a=3.此时集合A中含有两个元素2,6,符合题意;
若2=2a,则a=1,此时集合A中含有两个元素0,2,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实数a的值为3或1.
关键能力·攻重难
类型 集合的相关概念
┃┃典例剖析__■
典例1 判断下列各组对象能否构成一个集合:
(1)2019年10月召开的本校秋季运动会所有的男队员;
(2)方程x2-1=0的所有实根;
(3)eq \r(2)的近似值的全体;
(4)大于0的所有整数.
思路探究:根据集合元素的确定性来判断.
解析:(1)能,因为男队员是确定的.
(2)能,因为x2-1=0的所有实根为-1,1,满足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
(3)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教材】2021版高中历史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学案: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含解析).doc
- 【新教材】2021版高中历史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学案: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含解析).doc
- 【新教材】2021版高中历史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学案: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含解析).doc
- 【新教材】2021版高中历史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学案: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含解析).doc
- 【新教材】2021版高中历史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学案: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含解析).doc
- 【新教材】2021版高中历史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学案: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含解析).doc
- 【新教材】2021版高中历史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学案: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含解析).doc
- 【新教材】2021版高中历史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学案: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含解析).doc
- 【新教材】2021版高中历史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学案: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含解析).doc
- 【新教材】2021版高中历史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学案: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含解析).doc
最近下载
- 重型车辆事故救援培训.pptx
- 六年级家长会方案最新.pdf VIP
- 久保田D722发动机零件图册.pdf VIP
- 美国《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英)(202210).pdf VIP
- 中文学科论文写作(第三版)卢卓群-第四章.pptx VIP
- 《水浒传》导读封面+第一周任务卡.docx VIP
- 《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与运维》 课件 第31-32讲-点焊机器人.ppt
- 北大荒精神专题讲座党史学习教育课件.pptx VIP
- 2024年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PPT课件.ppt VIP
- Find_My_Network_Accessory_Specification__Developer_Preview_R3-高清版操作说明.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