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系列检测中国古代史单元检测卷(3)——宋元、明清时期.pdf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系列检测中国古代史单元检测卷(3)——宋元、明清时期.pdf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系列检测 中国古代史单元检测卷(3)——宋元、明清时期 第Ⅰ卷 (选择题,共75 分) 一、 选择题:共30 小题,每小题2.5 分,共7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北宋前期兵员增长示意图,其反映的现象说明了: A.地方将领擅自扩充兵员,拥兵对抗中央 B.宋初削弱地方军事力量的国策发生了变化 C.政府为抵御边患和稳定内政而扩充军队 D.宋太祖以后,统兵将领的地位逐渐提高 2. 王安石说:“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此二者必然之势,……流俗所 共知耳。何治安之世有之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而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谓也。” 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 国家兴衰关键在于能否任用贤才 B.社会安定是国家兴衰的关键 C.国家衰败是因为统治者专权昏乱 D.培养人才是国家兴衰的关键 3.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在目的和作用上的相同之处有: ①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②打击了官僚地主利益 ③增加了政府收入 ④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③ 4.唐朝赋役制度的“庸”到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中的“募役法”的变化,反映了: A.封建制度由盛转衰 B.封建剥削的加重 C.中国经济重心南移 D.商品货币关系发展 5.北宋方田均税法和明朝一条鞭法当时都遭到大地主反对,主要是因为它们都: A.按田亩的多少征税 B.只征收实物 C.必须把实物变卖成银两交纳 D.把徭役和杂税分摊到田亩上 6、下列赋税规定,能基本上保障农民劳动时间的是: 第 1 页 共 12 页 ①汉代的更赋 ②北魏租调制 ③唐代租庸调制 ④王安石变法法令中的募役法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7.宋朝曾把与契丹族政权边境临界地区的一些地点改名,如改威虏为广信,改静戒 为安肃,改破虏为永静。这种现象应出现在: A.澶渊之盟前 B.澶渊之盟后 C.宋金议和前 D.宋夏议和后 8. “宋之为国,始终以议和存,不议和而亡,盖其兵力本弱,而所值辽金元三朝皆 当勃兴之运,无之所兴,非人力可争,以和保邦,犹不失图全之善策。”此话反映了: A.两宋王朝兵力微弱 B.两宋受少数民族侵略较多 C.两宋统治者苟且偷安,屈辱求和 D.投降妥协是保国之策 9.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是宋辽、宋夏和宋金议和的共同点: A.结束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况 B.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共处 C.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 D.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10.北宋没有在与辽的战争中灭亡而却在与金的战争中灭亡。这说明了: A .金正处在兴起之中,军事力量强大 B .北宋后期统治十分腐朽,统治者缺乏抵抗决心 C .辽正处在衰落中,力量日益弱小 D .宋辽矛盾可以缓和,宋金矛盾十分尖锐 11. 据《中国大历史》记载:宋代教育兴盛超过前代,不但学校制度更完备,乡村 识字课本有一定的普及。这一现象出现的基本原因是: A .科举制的发展 B 北宋政权的重文抑武政策 C .活字印刷的发明与推广 D .王安石对学校制度的变革 12. “元世祖命刘秉忠、许衡定官制……然上自中书省,下逮郡县,亲民之吏,必 以蒙古人为之长……一代之制,未有汉人南人为正官者。”材料本质上反映了: A .民族歧视 B .民族平等 C .阶级矛盾 D .一国两制 13.元朝时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回族。它与下列

文档评论(0)

beoe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