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废弃地的生态恢复重建_恢复生态学.pdf

5-4 废弃地的生态恢复重建_恢复生态学.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陆域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 一、废弃地的定义与类型  (一)定义  废弃地是由于人类干扰和自然灾害导致的一种极度退 化的土地。 第五章 陆域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  (二)类型(按成因分)  矿业废弃地  工程废弃地  垃圾填埋场  弃耕与退耕地  泥石流与滑坡地  火烧与砍伐迹地 第五章 陆域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 二、工矿废弃地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 植被破坏  水土流失  环境污染  微生物破坏  野生动植物群落的破坏  地表景观改变 第五章 陆域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 三、工矿废弃地生态恢复  (一)工矿废弃地土壤整治  物理措施  工程建设区和露天采矿废弃地物理复垦措施  井下采矿废弃地物理复垦技术  废弃地的电动修复方法 第五章 陆域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 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考证资料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 第五章 陆域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 框格防护+水泥骨架 护面墙-浆砌片石 坡面改造+植树种草 工程护坡技术 生物护坡技术 水泥方格+植草 混泥土框格+植草 客土技术 植生袋技术 工程-生物护坡技术 生态护坡技术 工矿受损区坡面整治与复垦技术 第五章 陆域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  (三)微生物技术的运用  工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还需要恢复废弃地的微生 物群落,完善生态系统的功能,才能使恢复后的废弃 地生态系统得以自然维持。微生物群落的恢复不仅要 恢复该地区原有的群落,还要接种其他能降解污染物 的微生物,以除去或减少污染物。 第五章 陆域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  化学措施  施用易溶性磷酸盐  施用含Ca化合物  添加营养物质提高土壤肥力  生物措施  植物修复  微生物修复 第五章 陆域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  (二)植被恢复  植被恢复是工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的关键,根据具体 环境条件与需要选择适宜的树种是生态恢复的关键技 术之一。  在工矿废弃地上自然定居的植物,能适应废弃地上的 极端条件,应作为优先考虑的先锋树种。在人工辅助 措施下,实现植被的自然恢复演替。 第五章 陆域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  (四)土壤动物的作用  土壤动物在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和促进营养 物质的循环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 作为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土壤动物扮演着消费 者和分解者的重要角色。  因此,在废弃地生态恢复中若能引进一些有益的土壤 动物,将使重建的系统功能更加完善,加快生态恢复 的进程。 第五章 陆域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

文档评论(0)

恬淡虚无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思想,有文化,有信念的人。 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有缘学习更多关注桃报:奉献教育,点店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