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昶《诫子书》原文及翻译
译文:
做为晚辈,没有比保全自身端正行事更重要的,凭此来显扬父母。(保全自身、
成就事业、显扬父母)这三样的好大家都知道,然而总有人身陷危难家庭破灭,
沉沦在身死家亡的灾祸中,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所遵行效法的准则不对。
孝顺、恭敬、仁爱、道义,是行事的指南,按这些正确的准则行事才能站得稳,
是立身的要本。孝顺、谨敬的对待长辈,宗族中就站得稳,仁爱、守义的对待
别人,乡邻就会看重这样的人;这样在宗族乡邻之间行事就可以成就自己,也
会在宗族同乡之外传出美名。人如果不坚守这正道行事,反而背离这立身之本
追求眼前利益,就会使自己陷于短浅的浮华之中,就会使自己沉溺于狐朋狗友
之中;陷于浮华就失于虚伪,溺于朋党就得彼此防备、彼此陷害。这两者的祸
害,一目了然,因此受害的人却越来越多,追求眼前私利的人越来越多,都是
因为人被当时的称赞迷了眼,被眼前的利益迷了心。富贵名声,本是人人都喜
欢的,然而君子有时却得到了也不要,为什么?因为厌恶这些富贵名声不是遵
循正道得来的。担心大家只知道向前却不知道后退,只知道追求却不知道满足,
所以才会有困窘、悔恨。话说:“如果不知道满足,就会失去你想要的。”所
以知道满足的满足才是恒久的满足。看往事的成败,看后来的吉凶演变,没有
追求名利,不知满足,却能家世绵延,长保福禄的。就是想要孩子们行事立身,
能遵循儒家、道家的教导行事,因此用玄、默、冲、虚这样的字给你们起名字,
也就是想让你们想起自己的名字就思想其中的含义,不敢违背正道啊。古时候
人们在常用的盘盂、几杖上面都刻上铭文诫训,时时查看提醒自己,不要做错
精品文库
事;更何况如今你们的名字中使有教训,怎么能不警戒呢!事物成就的快消亡
的也就快,成就的晚就会有更好的结果。早上开的花,傍晚就调零了;松柏的
繁茂,经寒冬也不会衰亡。因此懂大道的君子厌恶速成的徢径,戒绝利益之交
的朋友。像范文子答秦国使者却被范武子打了一顿,连发冠上的簪子都打断了,
就是厌恶他出风头。
有长处的人常难免自夸,有才干的人少有能不自负的;夸耀自己就容易看轻别
人,自负自傲就容易盛气凌人。不懂谦让的人,别人也不会对他谦让;盛气凌
人的人,别人也对他盛气凌人。所以三郄在晋国被杀,王叔在周朝获罪,不就
是自夸自负、争强好胜犯下的错吗?所以君子不炫耀自己,不是因为谦让他人,
而是不喜欢掩蔽他人。能以屈为伸,以退为进、以弱为强的人,少有不成事的。
诋毁与赞誉,正是爱恨的来由、祸福的转机,所以圣人都谨慎地对待。孔子说:
“我对于人,诋毁过谁?赞美过谁?如有所赞誉的,他必定经受了考验。”又
说:“子贡好评论别人。子贡(端木赐)你就很贤能吗?我就没那闲功夫去议
论人家的不是。”凭圣人的德行,还尚且这样说,更何况平庸之辈却随便论人
长短呢?
昔年伏波将军马援劝戒他的侄儿,说:“听到别人的不是,应当像听到父母的
名字一样;耳朵可以听,口中却不可以再评说、传论。”这诫命真是对极了。
有人非议你,应该退让然后从自身找问题。如果自己确有让人指责的行为,那
别人的话就是恰当的;如果自己没有让人指责的行为,那别人的非议就是胡说
了。对恰当的指责就不必怨恨,妄言胡说对自己本没有损害,又何必报复回去
欢迎下载 2
精品文库
呢?而且听说别人指责自己就愤怒的人,应该厌恶再把丑恶的话语加到别人身
上。要报复回去只会越发滋生指责、非议,不如默默地约束自己、修养自身德
行。谚语说:“解救寒冷都不如厚重衣裳,阻止毁谤都不如自我修养。”这话
确实有理啊。如果和论人是非的人、心怀险恶的人接近都是不可以做的事,那
更何况和这样的人针锋相对呢?这样的害处就更大了。虚伪的人,说话不从正
道,行事与所言不一,他的虚浮浅薄一对照就能认清;然而世人被他们迷惑,
还不将他们所言所行相对照来检验、辩明。近世的济阴人魏讽、山阳人曹伟都
因为邪僻不正而自取败亡,他们凭言语惑乱当世,心怀险诈,挑动年青人作乱。
虽然他们被处死了,但他们张扬起来的恶劣作风,已经污染了很多人。怎么能
不谨慎啊!
至于那些甘心于山林隐逸的人,像伯夷、叔齐等宁可饿死首阳山;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