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报报刊诞生.ppt

中国近代报报刊诞生.ppt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外国人在华办报 概述 1815年标志着中国近代报刊的开始。中国近代报刊是由 外国传教士引入中国的,首先是一批宗教报刊 1815-1872:外报在华垄断时期(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 界 第一阶段:从1815到1839年外国人来华创办36家中 文报刊和11家外文报刊 第二阶段:从1840年到19世纪末,形成以香港和上 海为中心的在华外报网络 早期外报有三大类: 宗教报刊→→外文报刊→→中文商业报刊 第一节传教与办报 传教士创办《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等宗教报 刊 鸦片战争前,外国传教士等共办5种中文报刊。以传播教义为宗 旨的宗教报刊兴起 ——1815年在马六甲创办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马礼逊 米怜) 1823年在巴达维亚创刊的《特选撮要每月统记传》 1828年在马六甲面世的《天下新闻》 1833年在广州面世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郭士立) 1833年于澳门创刊的《澳门杂文编》 鸦片战争后的宗教报刊,主要有两种 1853年传教士麦都士在香港创刊的《遐迩贯珍》 1857年在上海问世的《六合丛谈》 第一节传教与办报 二、关于《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1、背 马礼逊(1782-1834)和米怜(1785-1822)来华 1807年9月英国伦敦布道会的马礼逊作为第一个来到中 国的基督教传教士到达广州。为建立能放手开展传教活 动的基地,1815年,马礼逊带领助手传教士米怜和 中国刻字工人梁发等来到华人聚居的英属殖民地马六甲 办学校、设印刷所,并出版了中文月刊《察世俗每月统 记传》 梁发:中国第一个传教士,第一位报刊工作者 月七年女L 祭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Chinese Monthly Magazine) 公「月 英传教士马礼逊 (Robert Morrison 1782~1834)来华办报 第一节传教与办报 2、《察世俗每月统记传》(1815-1821)及其 特点 英文 Chinese Monthly Magazine,是世界上第一份中文 近代报刊,1815年8月5日在马六甲出版,免费赠送的 宗教月刊。米怜主编,署名博爱者。中国人梁发及英人 马礼逊等参与编辑、撰稿。该刊宣称以“阐发基督教义 为根本要务”,所以宗教内容占绝大篇幅,包括介绍基 督教义、介绍《圣经》等等;同时还包括宣讲中国传统 伦理道德、介绍天文地理等科学知识等。后期增辟专栏 介绍世界各国情况,开始涉及时政。语言风格通俗易懂 第一节传教与办报 2、《察世俗每月统记传》(1815-1821) 及其特点 主要特点:“中国化” 注意研究中国文化传统、中国人的习惯,从刊物 的外观、形式到文体、写作风格、内容都尽力 “中国化”。 第一节传教与办报 2、《察世俗每月统记传》(1815-1821)及其 特点 从形式上看,《察世俗》形式如中国古代线装书,和明清时 的京报相仿 从内容上看,用基督教义附会儒学,用儒学著作中的语句表 介绍、解释基督教义。 子曰,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 从写作上看,大量使用中国文学特别是古典小说的表现手法 文体多样,既有千字以上的长篇论说、几百字的短论和三言两语 的杂句,有故 书信和编者按。米怜《张 远两友相论》。编辑方面,每期在卷首刊有本期目录。 没有新闻专栏,只在第二期登載过一篇题为《月食》的预告性新 闻,是中文近代报刊上的第一条消息。 最早的广告《告贴》 重视读者反应,增强与读者互动 第一节传教与办报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月六年已光道 (1833-1838)中国境内的第 份中文近代报刊 主要特点 有走出宗教报刊的倾向 人無速虑必 東西洋考 在近代报刊中最早采用《京报》 有 材料 受月 麦都思于1823年创办中文 洪記 月刊《特选撮要每月统记傳 传》 ·近代报纸采用铅活字印刷 第一节传教与办报 四、鸦片战争后的宗教报刊 ●1、《遐迩贯珍》:1853年9月3日创刊于香港 业务特色:重视新闻并对新闻报道进行了重大改革 “二月初五六日,上海城中党徒与官军接仗、官军挫败, 失去炮台六座,士卒死者六十余人,伤者七十余人,并 歼雇助之外国人二名。次日接仗,官军复败,失去炮台 座。十二日城中党人三四百名,启关直出。官军始则 小却,旋复回击,追逐党人等退回西门,现在南门 军屯扎营寨,但为城中党人驱毁罄尽。党人士旅,每出 城外,行止也结伍,进退步伐,掌号吹竽,仿习外国步 旅之行阵之法。闻城中有妇人为队长,每队管五十人, 极有材武胆略。”(《遐迩贯珍》1854年5月) 中文报刊中最早的收费广告 南 思之 不能 后欲 人 幾,荆 现之 公傳各人十港 每 人百五十三年 E别!幅今来思知最平追商 江後兵其不習 用:仔也我 或 箬又攻 内赈葬跽觇菹僧粼 克 壇文骰「行受欽交 猛 忠 以 香港中環蓝 其英竹 城他至 往以外 民受皆心 苦然 不無故 林文 搁与 在两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