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第4章3)全面.ppt

  1.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现代汽车制动系统原理与作用 ;.; * clamp sliding pin dolly bar brake disc 浮钳盘式 ;.; * 盘式制动器检修 1) 制动盘厚度的检查 用游标卡尺或千分尺测量,桑塔纳轿车前制动盘标准厚度为10mm,使用极限为8 mm,超过极限尺寸时应予更换。 ;.; * 2) 制动盘端面圆跳动的检查 制动盘端面圆跳动多大会使制动踏板抖动或使制动衬片磨损不均匀。 可用百分表检查制动盘的端面圆跳动,应不大于0.06mm。不符合要求可进行机加工修复(加工后的厚度不得小于8 mm)或更换。 ;.; * 3) 制动块摩擦片的检查 若制动块已拆下,可直接用直尺或游标卡尺测量。制动块摩擦片的厚度为14mm ,磨损极限为7mm。 若制动块未拆下,可通过检视孔目测。 检查摩擦片磨损是否均匀。 ;.; * 4. 制动器间隙的调整 一般盘式制动器的制动间隙为自动调整。 盘式制动器重新装配后,只要连续踩下几次制动踏板,制动间隙即可正常。 ;.; * 三. 驻车制动器 1. 功用 车辆停驶后防止滑溜; 坡道上顺利起步; 行车制动效能失效后临时使用或配合行车制动器进行紧急制动。 2. 分类 中央制动器 车轮制动器 (驻车制动器动画) ;.; * ;.; * 3. 检修 检查连接机构有无变形、松旷; 驻车制动器的摩擦衬片铆钉距表面0.50mm时应更换; 驻车制动鼓表面磨损起槽超过0.50mm时可对鼓进行修磨,其内径加大不起过4mm。 ;.; * 4. 调整(蹄鼓间隙) 调整拉杆长度 调拉杆上的调整螺母; 将调整螺母拧紧,蹄鼓间隙减小;反之,则蹄鼓间隙增大。调整完毕后,将锁紧螺母锁紧。 调整摇臂与凸轮的相对位置 将驻车制动杆向前放松至极限位置; 将摇臂从凸轮轴上取下,反时针方向错开一个或数个齿后,再将摇臂装于凸轮轴上,并将夹紧螺栓紧固; 重新调整拉杆上的调整螺母,直到有合适的驻车制动拉杆行程为止。调好后,制动间隙应为0.2~0.4mm; 驻车制动器调好后,完全放松驻车制动杆时,制动器蹄鼓间隙为0.2~0.4mm。向后拉驻车制动杆时,应有两“响”的自由行程,从第三“响”时应开始产生制动,第五“响”时汽车应能在规定的坡道上停住。 ;.; * 5. 制动器性能的检查 汽车每行驶12000km左右时,应对驻车制动器的性能进行检查。驻车制动器应满足以下性能: 在空载状态下,驻车制动装置应能保证车辆在坡度为20%(总质量为整备质量的1.2倍以下的车辆为15%)、轮胎与路面间的附着系数≥0.7的坡道上正、反两个方向保持固定不动的时间应≥5min; 拉紧驻车制动器,空车平地用二档应不能起步; 驻车制动器操纵杆的工作行程不能超过全行程的3/4; 放松驻车制动操纵杆,变速器处于空档,支起一支驱动轮,制动鼓应能用手转动且无摩擦声。 ;.; * 1. 功用 将驾驶员或其他动动力源的作用传到制动器,同时控制制动器的工作,从而获得所需要的制动力矩。 2. 分类 (1) 按传力介质不同:液压式、气压式 (2) 按制动管路数:单回路、双回路 四、制动传动装置 ;.; * 1)、液压式制动传动装置 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 * 2). 真空助力式 ①结构组成 ②工作原理 24.4 制动传动装置 ;.; * 五、ABS 、ASR、ESP系统 1. 三种系统的发展情况 (1)80年代:ABS由于其卓越的安全性能,成为 当时高档轿车的标志性配置。 (2)90年代以后:安装ABS已经非常的普遍,包 括国内的一些经济型轿车。 (3)目前现状: ASR、ESP系统成为高档轿车的 标志性配置。 (4)今后的发展: 随着对安全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ASR、 ESP系统的安装也会变的非常普遍。 ;.; * 2、3种系统的对比 ⑴. 传感器: ABS:轮速 ASR:轮速、节气门(主、副) ESP:方向盘转向角、侧向加速度、横摆 率、轮速、制动液压力 ;.; * ⑵.执行器 ABS:制动压力调节器 ASR:制动压力调节器+ASR制动压力调节器(ABS/ASR)、副节气门驱动装置 ESP:在ASR的基础上增加了选择电磁阀 ;.; * ⑶.ABS、ASR、ESP 共用一个控制单元,ASR 控制单元是在ABS控制单元功能上的延伸,ESP控制单元是在ASR控制单元的基础上的延伸。 ;.; * 3、3种系统的控制原理 ⑴. ABS控制原理: 其控制过程是:常规制动→ 保压→ 减压→ 增压。一般循环频率在6—10次/S(20次/S)。 ;.; * ⑵.ASR的控制原理 有高压蓄能器、隔离电磁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