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坚持改革开放.pdf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为什么中国坚持改革开放 一个社会的变革,总是来自于生存面临的危机,需 要通过改革和开放,走出发展的困境。为什么坚持改革开放, 以下就是学习啦小编给你做的整理,希望对你有用。 坚 持改革开放的原因 1949 年建国以后,从经济体制上看,对资源、产品和劳 动力,甚至许多消费资料,我们采取了计划分配的方式,生 产资料所有制方面实行了国有和集体所有制;农村,在公社、 生产大队、生产小队之间,调动资源和分配利益的层次多次 上下调整,留去自留地也多次变动。从对外经济关系、科学 技术等方面看,我们采取了关门发展的方式。从经济学的角 度看,财产,甚至消费资料的制度上,我们实行,或者力图 实行高度公有的体制;资源配置方式上,我们试图国家大一统 来分配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对外经济战略上,我们走了一条 进口替代和自我封闭循环的道路。这样的体制和道路使我们 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初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功了吗? 回答是否定 的。 评价一国经济社会发展如何,应当以一些国际上已经研 究成熟,并且为统计和经济学界通用的一系列指标,综合地 1 进行衡量。首先,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初,由于左的思潮干扰 经济建设,使我们的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在世界各国的位次 上不断后移,而且与许多国家发展的差距也越来越大。不论 现在学术界怎样批判发展的唯GDP 论,但是,GDP 总量和 人均GDP 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的最核心的指标,它代 表着一国发展的生产力水平,而且是一个国家一切社会、政 治、文化、国防等等事业的物质和财富基础,没有GDP 持 续和有效的增长,其他方面的发展便无从谈起。从经济总量 和人均GDP 水平看,1952 年,中国GDP 总量占世界GDP 的比例为5.2%,1978 年下降为5.0% 。人均GDP 水平按当时 官方高估的汇率计算,也只有224.9 美元。1948 年,中国人 均GDP 排世界各国第40 位,到了1978 年中国人均GDP 排 倒数第2 位,仅是印度人均GDP 的2/3 。从人民生活水平看, 1976 年全国农村每个社员从集体分得的收入只有63.3 元, 农村人均口粮比 1957 年减少4 斤;1977 年全国有1.4 亿人平 均口粮在300 斤以下,处于半饥饿状态;1978 年全国居民的 粮食和食油消费量比1949 年分别低18 斤和0.2 斤;当年全国 有139 万个生产队( 占总数的29.5%) ,人均收入在50 元以下。 [1]1978 年全国有2.5 亿绝对贫困人口。当年,失业的城镇青 年2000 万人,实际城镇失业率高达19%左右,居民食品消 费占总其支出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城乡分别高达56.66% 和67.71% 。1980 年时,城乡居民家庭的耐用消费品,主要 2 是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每百户的拥有率也只有 5.5%、11.2%、15.7%、14.9%;黑白电视机的每百户拥有率也 仅为1.6%;家庭电话非常少,即使按当时的公用电话计算, 每百户普及率只有0.64 部;而洗衣机还很少有,家庭轿车普 及率几乎为零。居住方面,1978 年时,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 积仅为3.6 平方米,农村居民每户平均居住面积仅为8.1 平 方米。据世界权威的经济增长学家麦迪森研究计算,1952 年 到1978 年中国GDP 的实际平均增长率只有4.7% 。[2]整个 国家和人民的发展和生活水平,大多数发展和生活指标排在 世界国家和地区 170 位以外,处于联合国有关部门和世界银 行等组织划定的贫困线之下。 其次,发展经济学的理论认为,一个国家的发展,其现 代化,核心是从农业社会到城市社会的结构转型。解放以后 到改革开放初,中国人口城乡结构转型先是大起大落,后是 几乎停滞。中国城乡人口的比例:1949 年为10.6 ﹕89.4;1958 —1960 年大跃进,人口向城市转移过多过快,1960 年时城 乡人口比例为19.7 ﹕80.3;三年经济困难,1962 年时,人口又 从城市向农村逆转移,比例大幅度下降到了17.3:82.7,到 文化大革命结束时的1978 年,城乡人口比例为17.9 ﹕82.1 。 1952-1978 年,中国工业生产增长了16.5 倍,城镇人口比重仅 上升了5.5 个百分点,产业结构与城乡结构之间严重扭曲。

文档评论(0)

tiger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