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种群的数量变化 课件【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共39张PPT).pptx

1.2 种群的数量变化 课件【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共39张PPT).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节 种群的数量变化;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二、种群的“J”形增长和“S”形增长 ;根据种群增长的“J”形曲线和“S”形曲线,比较二者异同。 ;三、种群数量的波动 在自然界中,对于大多数生物的种群来说,种群数量总是处于波动中。当种群长久处于不利条件下,种群数量会出现持续性的或急剧的下降。;预习反馈 1.判断 (1)在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种群数量在K值上下波动。( √ ) (2)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 ) (3)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以提高环境容纳量,是提高大熊猫种群数量的根本措施。( √ ) (4)对于“S”形曲线,同一种群的K值是固定不变的,与环境因素无关。( × ) (5)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有利于对有害动物进行防治,以及对野生生物资源加以保护和利用。( √ );2.建立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一般不需要(  ) A.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作出合理的假设 B.根??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种群数量变化进行表达 C.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对数学模型(公式或曲线)进行检验或修正 D.设置对照实验 解析:建立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的步骤: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提出合理的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种群数量变化进行表达→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对数学模型(公式或曲线)进行检验或修正。 答案:D;3.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模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种群呈现“J”形增长的前提条件是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等 B.呈现“S”形增长的种群,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种群增长所受的环境阻力加大 C.种群增长数学模型的构建,通常包括以下步骤:观察并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建立模型、检验或修正模型 D.种群增长的“J”形曲线有K值,只是K值较大,图中没有表示出来 解析:“J”形曲线的形成条件是理想的,不存在K值。 答案:D;4.生态学家高斯在0.5 mL的培养液中放入5个大草履虫,在培养至第5天后,大草履虫的数量基本维持在375个左右,对此实验认识不正确的是(  ) A.高斯实验得到的K值受到培养液体积的限制 B.高斯实验得到的K值是375个 C.在相同条件下培养变形虫,K值也是375个 D.重复此实验,K值有可能不同 解析:K值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包括食物、空间等条件,而培养液容量既是食物条件限制,也是空间条件限制,A项正确;大草履虫的数量基本维持在375个左右,说明375是环境对大草履虫的最大容纳量,B项正确;不同的生物在相同的环境里,K值不一定相同,C项错误;K值受到营养、温度等因素的影响,重复此实验,K值可能不同,D项正确。 答案:C;三、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预习反馈 1.下列对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个数时,取适量培养液直接滴加到计数室内 B.对于压在一个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的处理方法是计数四条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数 C.对酵母菌的计数方法是抽样检测的方法 D.与一般的生物实验一样,该探究实验也需要单独设置对照组 答案:C;2.下列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 A.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则不需要灭菌 B.培养酵母菌时,必须除去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C.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不必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 D.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稀释后再计数 解析:培养用具与培养液都需灭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培养酵母菌不必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应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使酵母菌分布均匀。培养后期的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密度较大,应稀释后再计数。 答案:D;探究点一;探究点一;探究点一;探究点一;探究点一;探究点一;探究点一;探究点一;探究点一;探究点一;探究点一;探究点一;探究点一;探究点一;探究点一;探究点一;探究点一;探究点一;探究点一;探究点一;探究点一;探究点一;探究点一;探究点一;探究点一;探究点一

文档评论(0)

东山书苑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业务以学生学习成长为中心,为外语培训、中小学基础教育、学前教育,提供各种学习资料支持服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