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1新津县主要河流水文特征.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易读文库 第一章 基本概况 第一节 自然条件 一、地理位置 新津县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南部边缘,地跨 103°42 ′13″— 103°55 ′59 ″E;30° 19′49 ″— 30°31 ′32 ″N。东连双流,西接邛崃、大 2 邑,南邻彭山,北毗崇州。幅员面积 331km。 新津县交通发达,区位独特。县政府驻地五津镇,距成都市区 38km(老川 藏路 ) ,距双流机场 18km,川藏路、大件路和成雅 ( 乐) 路等国省级道路交汇于 此,成昆铁路穿境而过,设有火车站一座,交通便利,是成都西进、南下的 “大门”和重要的交通枢纽、物资集散地。古为“南方丝绸之路”第一站,今 有“成都南大门”之称 ( 图 1-1, 新津县区位关系图 ) 。 二、地貌 新津县境内以平原为主,间有浅丘、台地。平原占全县总面积的 76.6%, 主要分布于县境东北、北部和西北部。平坝区在海拔 442—480m 之间,平均比 降仅 1‰。县境东南一脉为牧马山台地,占全县总面积的 9.3%,海拔一般为 450— 500m 之间。县境西南为长秋山丘岭,属邛崃山余脉,海拔一般在 500— 600m 之间,包括天社、狮子、象鼻、九莲、朱家等山岗。其中象鼻山海拔 673m,为县境内最高峰。牧马、长秋两山在地质构造上均属于龙泉山褶断束。 占幅员面积的 14.1%。地表以金马河为界,河东由北向南倾斜,河西由西向东 南倾斜,平均比降为 2‰。海拔高度为 442— 673m,高差 231m。 三、气候 新津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由于所 处地理位置和大气环流影响等直接因素,其本身气候特征为:冬无严寒,夏无 酷暑,春暖多变(时冷时热),秋多绵雨。年均温 25.6 ℃,最冷月 1 月平均气 温 5.7 ℃。无霜期年平均为 297d,年平均降水量为 987mm,相对湿度年平均为 84%,湿度较大。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 1119.1h ,偏少。但大春作物生长期的 4 — 8 月,平均日照百分率可达 33%,足够作物生长需要,全年日均温≥ 0℃的总 易读文库 积温在 5763.1 ℃—6223.6 ℃之间,有 80%的年份积温在 5979.0 ℃以上,有利于 各种作物的生长,比同纬度的江浙、两湖地区的热量条件更为优越。相对而 言,气象灾害较少,雨热丰富,四季常青,历史上是“天府之国”的重要组成 部分。 四、河流水系 县境内金马河、西河、南河、羊马河、杨柳河五河汇聚,水网密布。岷江 五大干支流在县城东南汇合后流入岷江,五河汇口成为岷江水系出川西平原西 南的吞吐咽喉,是成都平原三大出水口中最大的一个。新津县主要河流水文特 征见表 1-1 。 表 1-1 新津县主要河流水文特征 境内流长 河 宽 高 程 平均比降 年径流量 最大洪峰流 河流名称 (km) (m) (m) (

文档评论(0)

cap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