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醇使用剂量及使用次数.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甘露醇做为常用的脱水剂, 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随着对其作用机理的不断深入研究, 其临床上 的用途越来越多,现就甘露醇在急诊中的应用进展做以综合报道。 1 急诊临床应用 1 . 1 在急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急性脑血管疾病不论轻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脑水肿。甘露 醇仍是目前治疗急性脑血管疾病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的有效药物之一。 1 .1 . 1 急性脑梗死 急性脑梗死引起脑损害的主要原因是脑缺血缺氧,在早期先出现细胞性脑 水肿, 若缺血缺氧时间超过数小时至数日, 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和血脑屏障损害, 可发生血管源性 脑水肿。脑水肿进一步妨碍脑血流,使局部脑缺血缺氧更趋恶化, 局部脑血流量减少, 又促使梗 死灶扩大及脑水肿加重, 引起颅内压增高。 同时, 自由基损害也可能是脑梗死核心化学病理环节 之一,自由基及其引发的脂质过氧化作用和细胞内钙超载参与缺血神经元的损害, 故清除自由基, 切断自由基连 / 链锁反应可能是治疗脑梗死的主要环节。甘露醇作用机制是通过渗透性脱水作用 减少脑组织含水量。 用药后使血浆渗透压升高, 能把细胞间液中的水分迅速移入血管内, 使组织 脱水。 由于形成了血 —脑脊液间的渗透压差, 水分从脑组织及脑脊液中移向血循环, 由肾脏排出。 使细胞内外液量减少, 从而达到减轻脑水肿、 降低颅内压目的。 甘露醇也可能具有减少脑脊液分 泌和增加其再吸收, 最终使脑脊液容量减少而降低颅内压。 此外, 甘露醇还是一种较强的自由基 清除剂, 能较快清除自由基连锁反应中毒性强、 作用广泛的中介基团羟自由基, 防止半暗区组织 不可逆性损伤而减轻神经功能损害,故近年已将甘露醇作为神经保护剂用于临床 [1] 。定正超 [2] 等人用甘露醇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 268 例,通过测定代谢超氧离子自由基的特异酶 SOD (超氧 化物岐化酶)明显升高及脂质过氧化反应的代谢产物 MDA (丙二醛)降低,证实了甘露醇的抗 自由基及神经保护功能。甘露醇的使用时间,一般以 7— 10d 为宜。使用剂量根据病灶体积、脑 水肿程度及颅内压而定。病灶直径在 3cm 以上者,每日应给予一定量甘露醇,病灶大,脑水肿 严重或伴有高颅压者, 给予 1—2g/ (kg. 次),4—6h 可重复使用; 对出现脑疝者, 剂量可更大些。 近年认为,除用于抢救脑疝外,快速注入小剂量 0.25 —0.5/( kg. 次 )甘露醇,可获得与采用大剂 量类似的效果。 1 .1 .2 急性脑出血 脑出血时颅内压增高的机制中,血肿的占位效应是首要因素。临床及实验 发现,在血肿清除后,颅内压可获一过性降低,之后又有继发性升高, 延迟性血肿清除时可见血 肿周围脑组织已有明显水肿。 这提示除血肿本身因素外, 血肿周围脑水肿对颅内压增高可能起关 键作用; 临床及实验研究均发现脑出血后产生广泛性脑血流量降低, 故目前认为缺血性因素参与 了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形成。血管源性脑水肿产生于脑出血后 12h 内,而细胞性脑水肿在出血后 24h 达高峰,并持续 2—3d 。此外,由于血肿溶解而逸出的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外间隙,引起局 部渗透压梯度改变,大量水分进入组织间隙,而产生高渗性水肿;王喜全 [3] 等人认为在使用甘 露醇治疗脑出血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应根据病人脑水肿严重程度使用一定量的甘露醇,随 时加量,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 30

文档评论(0)

jjwh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