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平原与风沙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技术 第一节 平原区农田防护林林业生态工程体系 平原区区域范围:平原区包括东北西部、内蒙古东中部平原地区,华北平原地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和西北灌溉绿洲农业区。 农田防护林是以一定的树种组成、一定的结构成带状或网状配置在田块四周,以抵御自然灾害(风沙、干旱、干热风、霜冻等),改善农田小气候环境,给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创造有利条件,保证作物高产稳产为主要目的的人工林生态系统。 平原区农田防护林林业生态工程是以农田、牧场防护林、海岸防护林为主体框架的,包括固沙林、水土保持林、盐碱地造林、小片用材林、薪炭林及四旁绿化和其他林种相结合的防护林业生态工程体系。 一、平原地区主要自然灾害 (一)尘风暴 尘风暴是风沙危害的主要形式。 侵蚀表土 吹刮种子与毁种 沙打沙割 沙埋沙压 弃耕 (二)干热风 干热风的特点是风速≥3m/s,气温≥32~35℃,相对湿度≤25%~30%。 农作物蒸腾与土壤蒸发加剧; 水分平衡和正常的光合作用破坏; 较短时间内造成作物减产10-30%,严重30%以上。 (三)风灾 风力过大时,农作物的蒸腾加速,造成生理失水过多以至破坏作物体内的水分平衡,导致农作物萎蔫或干枯而死。 作物遭受机械损伤,如倒伏、落花落果等,造成即将成熟的农作物大量脱粒。 (四)、低温冷害 低温冷害是温度在0℃以上,有时甚至接近20℃的条件下对农作物产生的危害。 (五)、其他自然灾害 平原地区除普遍存在的旱、涝灾害外,还有土壤盐渍化的危害,低温引起的霜冻及冰雹等,也是该地区的自然灾害。 二、平原区范围及其主要自然灾害 (一)、东北西部、内蒙古东中部平原地区 本区年降水量350~550mm,自东向西,雨量渐减。耕地面积亦减少,而草原所占比例则逐步增加。全区多属旱作农业区,并由东部以农为主,向西逐步转向以牧业为主。间有大面积的盐碱地、流沙地错综分布。 (二)西北绿洲灌溉农区 新疆、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西部的灌溉绿洲农区,除宁夏、内蒙古耕地连片集中外,一般均呈大小不等的块状,零散分布于广阔的戈壁、沙漠之中。 (三)华北中原平原地区 本区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土地平坦,耕地广布。年降水量为550~800mm,以旱作为主,但多有灌溉条件,在干旱季节辅以灌溉。 (四)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 本区年降水量800~l400mm,水热资源丰富,湖泊较多,河流、沟渠密布,以种水稻或稻麦轮作为主,耕地连片集中。 三、我国农田防护林的营造简史 四、农田防护林的效益 (一)防风效应 1、林带结构对风速的影响 紧密结构林带在林带前后形成两个弱风区,背风面涡流存在,风速削弱强烈,但恢复也快,有效防护距离为15H。垂直高度可达1.5H以上,越近地面,有效防护距离越小 。 疏透结构林带:背风面有弱风区,最低风速约出现在4~10H处,透风系数越小,最低风速的位置越接近林缘。有效防护范围在垂直方向1.2H高度以上,透风系数越小,影响的高度越高,在0.4~0.6H高度处最大,向上向下都减少 。有效防护距离为30H。 2、林带宽度对防风作用的影响 一般认为在林带高度、横断面形状、疏透度、风向风速、大气层结构相同的条件下,带宽对防风效果的影响不明显。如朱廷曜等研究,54m宽林带和5m宽林带在背风面20H位置上的相对风速分别为89%和64%,可见窄林带效果好。尤金(1950)和傅抢璞(1 953)曾从理论推得林带最适宽度为8~25m和9~28m。 3、林带高度对风速的影响 在林带透风系数与特征均相同的情况下,林带防护距离与高度成正比。毕特尼斯的经验公式(1956)是:L=2.5H2(式中:L为林带相对防护距离;H为林带高度)。 4、林带不同发育期对防风作用的影响 林带的树叶大小及存在,均影响着林带的疏透度和透风系数。为了增强林带在无叶期或春季的防风沙效能,可考虑适当增加造林密度或选择常绿树种与阔叶树种混交。 5、林带风向交角对防风作用的影响 风向和林带夹角称为风向交角。风向与林带垂线的夹角称为风向偏角。随着风向交角的减小、相应的透风系数或疏透系数减小,防风作用也减小。 7、林网对防风作用的影响 当风吹入林网后,连续通过数条林带,测定其防风效应即为累加效应。 当气流由第一个网格穿越第二条林带进入第二个网格后,风速略有减小,至第三、第四网格继续略有减小,以后则相关不大(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浅谈江苏民歌《好一朵茉莉花》的艺术特征及变易.pdf VIP
- 2025年深圳市中考语文试题卷(含答案解析).docx
- TCESA-2024-154《独立冗余磁盘阵列(RAID)存储卡技术规范》.pdf
- 雅马哈收音扩音机HTR-3072使用说明书.pdf VIP
- 附件:《环境空气温室气体及其示踪物(CO2、CH4、N2O和CO)光腔衰荡光谱法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运行和质控技术指南》.pdf VIP
- 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 相似三角形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pdf VIP
- 探究江苏民歌《茉莉花》的艺术特征及演唱风格 论文.docx VIP
- 新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教材习题答案.pdf VIP
- T_LYCY 1035-2022_春兰繁育和生产技术规程.pdf VIP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新准房地产估价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