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花的意象探究
桃花
1 抚媚之花
桃花花色艳丽,花朵大而多,显示的是娇艳,柔媚的形象,这种自然特质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青春女子。
唐代崔护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则借绯红的桃花衬托少女的抚媚羞容,“人面”“桃花”交相辉映,花艳人更娇。整首诗其实就是用“人面”、“桃花”作为贯串线索,通过“去年”和“今日”同时同地同景而“人不同”的映照对比,把诗人因这两次不同的遇合而产生的感慨,回环往复、曲折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对比映照,在这首诗中起着极重要的作用。因为是在回忆中写已经失去的美好事物,所以回忆便特别珍贵、美好,充满感情,这才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传神描绘;正因为有那样美好的记忆,才特别感到失去美好事物的怅惘,因而有“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感慨。
2 隐逸之花
桃源即是桃花源,最早我了解到桃花源是通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那构造的世外仙境,那是一个和现实对立的世界,与世隔绝,民风淳朴,人们安居乐业,无忧无虑。这样的仙境一直令人向往。所以提到桃花,我总会把它和桃花源联系在一起,象征着美好的事物以及文人骚客想要隐居的地方。宋末的谢枋得在“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把自己隐居地庆泉庵比作桃花源,将自己比作桃花源中的避秦之人,像桃花源中那样不计时日,看到桃花绽放才知道又是一年春天到来。诗人看到落英缤纷,花落流水就会担心渔郎问津,这足以表现出作者隐居的心态。
梅花
1不屈之花
梅花和松,竹并称岁寒三友,具有不畏严寒,独步春早的精神。诗人词人常常借它傲雪凌霜的特质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如王安石的《梅花》中“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形象的刻画了早春梅花的神韵和香色,突出了春梅于严寒中傲然怒放的性格特征,表现了梅花倔强的风骨和不屈的精神。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土,只有春如故。”既写出了梅花的孤独自傲,也写出了它的坚定执着。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2 淡泊之花
梅花总是很低调的开着,不惊艳众人,就这么默默地开着,不难联想到那种淡泊名利的人。宋代诗人林逋《梅花》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句抓住了梅花枝干横斜,花影疏朗,香气清幽的特点,再衬以清浅的池水,朦胧昏暗的月色表现出十分优美的境界。诗人借此表现一尘不染的情操和恬淡的趣味,表现诗人幽独清高、自甘淡泊的人格的自我写照。
3 伤感之花
苏轼的《和秦太虚梅花》中“万里春随逐客来,十年花送佳人老”将赏梅与个人身世巧妙的结合起来,表现了自己无限的感慨,——似水流年,韶华易逝,而自己却命运坎坷,穷愁潦倒,而李清照的《清平乐》中“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则描写词人在少年,中年和晚年三个不同的生活阶段赏梅的不同情致——少年时赏梅醉酒,中年时对梅垂泪,晚年时无心赏梅。写出诗人晚年飘零凄苦之境和国破家亡之悲。
莲花
最主要的含义是高洁人格
莲花是生长在淤泥之中的,而其却不为淤泥所染,其藕洁白。其叶清翠,其花香美。《离骚》中屈原“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用外在的修饰来象征内在的修养,以此来表达自己高洁的志趣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但《楚辞》中的莲花意象还只是众多芳草中的一种,还不具有特定的象征义。自宋代理学宗师周敦颐《爱莲说》问世以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莲”才真正成为士大夫修身养性的新准则和儒家君子人格的象征。因此,莲自古就作为美好、高洁的象征,后来人们更是赋予了它高尚、正直、廉洁的君子之风的含义,以莲花喻君子首先是对屈骚传统的回应和超越。后世文人也对这一文学传统进行了继承,如唐白居易的《感白莲花》中:“白白芙蓉花,本生吴江贏。不与红者杂,色类自区分。”以白莲花的遗世独立来喻自己不屈的人格。
菊花
菊花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常咏之物,关于它的诗词更是不胜枚举,既有白居易的“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中溢于言表的对菊花凌寒的赞叹,又有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碟难来”散发的斗士豪气,还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定从容,更有“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的无限感伤,菊花这个意象出现频繁而又多样化,而由其所传达的思想感情更是复杂多变,它是中国文人气节和心灵的写照。
在陶渊明的眼中,菊花是超然、淡然的象征,“芳菊开林擢,青松冠名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是他对菊花般幽静安逸生活的无限向往,采菊于东篱以悠然的心态,以隐者的姿态,赋予了菊花独特、超凡脱俗的风范。在《饮酒》中他也把菊花之素雅、淡薄形象与自己誓不与官场同流合污的志趣十分自然地联系起来。菊花凌寒而开,幽香飘逸,宁可干枯枝头,也不委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