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大学》读后感_读书笔记范文.doc

《礼记.大学》读后感_读书笔记范文.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礼记.大学》读后感 _读书笔记范文 《礼记 ·大学》在南宋前从未 单独刊印,相 传为 孔子弟子曾参所作。朱熹将《大学》、《中庸》、《 论语》、《孟子》并称 “四书 ”,元延祐年 间,以《四 书章句集注》 试士子,悬为令甲,从此, “四 书 ”成 为芸芸士子干禄之必 读经典。 初次接触《大学》,不求甚解, 读完一遍以后最大的感受即是感 动。可能有人 觉得奇怪,《大学》 讲的并不是声情并茂的煽情故事, 为何会感 动呢?此时的感动不只源于文中所讲,还源于着 书者及注疏者。 总结一下, 让我感动的有三点。首先,我 读的版本是朱熹的《大学章句集注》,一直 对宋朝的学者无好感,尤其是朱熹,印象中 总觉得他是个迂腐古板,呆滞 严厉的学者,毫无灵气可言,看 过这篇集注之后才 发现人家并非徒有虚名。他的注疏 严谨而详尽,对原文的理解深刻而通透。想来能千古留名果然是有它的道理的。朱熹只是古代学者的一个典型 代表,从他身上可以看到古代文人学者极 为严谨 的治学 态度。他 们毕恭毕敬,兢兢 业业地 学习钻研孔圣之道,几乎是 带了一种虔 诚的。这种对待学术的虔诚也许在今天的学者身上很难再发现,这是一种不 计功利的严肃和认真,也是最 让我感动的地方。它 纯粹源于治学者本身。 接下来是第二点,《大学》 讲的是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个人道德修养与治理 天下之 间的辩证关系。前面很大一部分 讲的是个人道德修养, “汤 之盘铭曰: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 ”此句同孔子的 “君子日三省乎己 ”道理是一 样的。古人 对于道德修养的重视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 们对自己提出了 严格,甚至是几近苛刻的要求。 “治骨角者, 既切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而复磨之。 ”君子自身的修 炼恐怕比治骨角,治玉石更要 严厉。这 种对于完美人格的 执着追求,令人 肃然起敬。 这是令我大 为感动的第二个地方。 在当今 这个标榜个性的 时代,人 们我行我素,安于自己的本来状 态, “个性 ”在 张扬其魅力 的同时也为不少不思 进取者提供了放任自己的理由。古人 对于完美的极致追求也 许并不会 实现,实际上实现的人确 实很少,但是他 们这种对美的人格的不懈追求却是 值得我 们每一个人去尊敬,敬重。 第三,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 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 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 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 从这句话中,我看出的是一种 积极的人生 态度,即有所作 为,换句话说,就是用行 动去改变现实 ,将目 标一步步分解 细化,从而逐步 实现。与此同 时,在实现目标的时候也要注意方法,分清本末然后循序 渐进。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 为本。 ”修身才能 齐家治国平天下。正因如此,古人 认真而严肃地经营人生, 严格要求自己,修身养性。相比之 下,我 们现代人面 对问题 要消极得多, 颓废与无奈也多得多。 许多时候,我 们也给自己树 立光辉高远的理想,然而却 仅仅是止于口 头,懒于行动。只是 说说而已,真到要 为理想吃苦的时候却畏畏 缩缩,止步不前。想想古人,再看看我 们自己,真是汗 颜。 以上三点是我最有感触的地方。此外,《大学》是世界 观人生观与方法 论的综合,它 的“三纲领 ”, “八条目 ”论述了一个理想的目 标,以及为实现 目标该采取的行 动。 实际上,理想也是《大学》的一个主 题。 还有,文中字字珠 玑,包蕴万千, 读来让人受益匪浅。 我看了《大学》,我 觉得看过之后我整个人都 变得有知 识的气质了。真是 应了那句 话“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些书不仅对古代的学者影响深 远,而且在我 们今天的社会也有很高的价值。 《大学》原是《礼 记》中的一篇文章,作于春秋末年 战国时期,写定于秦 统一全国以 后不久。它是我国儒家 经典的组成部分,指有关政治、哲理的高深而广博的学 问。《大学》依据孔子、孟子 “仁政 ”的思想, 阐明了新生的地主 阶级 “治国平天下 ”的理 论。文中提出三 条基本原 则( 三纲 ) 和八个方法步 骤( 八目 )。 “三纲 ”是“明明德 ”、 “新民 ”、 “止于至善 ”。《大学》认为,人生来就是具有高尚的 “明德 ”,入世以后, “明德 ”被掩,需要 经过 “大学之道 ”的 教育,重新 发扬明德,各心民心,达到道德完美尽善的境界。具体 说来,就是要做到 “八 目”: “格物 ”、 “致知 ”、 “诚意 ”、 “正心 ”、“修身 ”、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八目中, “修身”是根本,也是关 键 。前四目是 “修身 ”的方法 ;后四目是 “修身 ”的目的。 书中我最 认同的一句 话是 “经 文”章里的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 诚,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

文档评论(0)

182****22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