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认识成反优--有关比例的量-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优质教案.pdf

3、认识成反优--有关比例的量-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优质教案.pdf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认识成反比例的量-苏教版六年级数学 下册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64 页例 3,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十三第 6~8 两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从具体实例中认识成反比例的量的 过程,初步理解反比例的意义,学会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 量是不是成反比例。 2 、使学生在认识成反比例的量的过程中,体会数 量之间相依互变的关系,感受有效表示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不同数学 模型,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和发现规律的能力。 3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 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从生活现象中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意 识。 教学重难点:理解反比例的意义,学会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 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反比例。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 教学预设: 一、复习导入 1 、谈话:我们学习了正比例的意义,会判断两个量是否 成正比例。谁来说说,怎样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 学生说,教师 结合板书:相关联 是否会变化 两个量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一个 变化,另一个随着同向变化) 变化时比值不变。 y x =k 二、探索新知 1 、出示例题 3 表格 追问:那么表格中的这两个量是 否成正比例?你是怎样想的? 2 、学生交流,说明理由。 引导学生 发现:表中的这两个量也是相关联的, 这两个量也会变化, 变化也有联系, 但变化时,不是同向变化,而是相反变化,变化时,不是比值相等,而是 两个量的积相等。 如果学生发现不了上述规律,可引导学生写出几组 相对应的数量和单价的乘积。 3 、根据上面发现的规律,进一步启发学 第 1页 / 总共 20页 生思考:这个乘积表示什么?上面的规律能不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关系式:数量×单价 = 总价(一定) 4 、 引导学生,像这样的两个量成什么关系?你也能起个名称吗?你是怎样想 的?(引导学生从变化的方向或者从变化的结果来想到这两个量成反比 例) 5 、回顾判断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的思考过程。 (1)提问:谁 能来说说怎样的两个量成反比例? (2 )让学生阅读书本 65 页单价和 数量成反比例的量的那段话。 (3 )请同学们用字母 x、y 、z 来表示反 比例的关系。 三、巩固练习 1 、教学“试一试” (1)要求学 生根据表中的已知条件先把表格填写完整。 (2)根据表中的数据,依 次讨论表格下面的三个问题,并仿照例 3 作适当的板书。 (3 )让学生 根据板书完整地说一说铅笔的总价和数量成什么关系。 2 、完成第 65 页的“练一练”。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作出判断,再要求学生完整地 说明判断理由。 3 、做练习十三第 6~8 题。 第 6、7 题让学生按题目 要求先各自算一算、想一想,再组织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完整地说出判断 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的思考过程。 第 8 题

文档评论(0)

my002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