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税制下一般企业开办费的税收及会计处理例解.pdf

新税制下一般企业开办费的税收及会计处理例解.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税制下一般企业开办费的税收及会计处理例解 作者:陈晶 来源: 【例】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外商投资企业a公司,于2008 年9月经批准筹建,至2009年5月开始生产经营。2008年度共支出 开办费198(万元,下同),其中9月54,10月45,11月36,12 月63;2009年度共支出开办费207,其中1月54,2月72,3月36, 4月45。两年合计开办费405,均以存款支付,都于支出时计入“长 期待摊费用”,并于2009年5月一次转入当期损益。 a 公司自开办费发生至计税摊完毕(2012 年),共 5 个年度,各 年度利润表“利润总额” (即会计利润)分别为0、-274 、156、176、 180;各年度纳税调整时,2008 年度无销售收入,发生的业务招待费 2 万元不予扣除,其他年度只能税前扣除 60%且不能超过限额,因此 每年均因业务招待费而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以下简称应税所得或所 得额)4 。 假定:(1)除涉及业务招待费、开办费和税前补亏以外,无其 他纳税调整事项;(2 )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所得税,开办费涉 及递延税款借项在未来期间均很可能转回;(3 )在税收上开办费摊 销期为 3 年(36 个月);(4 )各年预计税率或适用税率均为25% ; (5 )各年度均不存在预缴所得税的情况。 试作 2008 至2012 各年度所得税处理和所得税会计处理并作相关 分析。 (一)所得税处理 1.2008 年: (1)开办费税收上应摊销但会计上不计入损益,因此:应调减 所得额=∑[筹建第一年各月份开支的开办费÷36 ×(12-月份序 号)]=54 ÷36 ×(12-9 )+45 ÷36 ×(12-10)+36 ÷36 ×(12 -11)+63 ÷36 ×(12-12)=8; (2 )当年应税所得=会计利润+不予税前扣除的业务招待费用 -按税法计算的开办费摊销额=0 +2 -8=-6 (按税法规定确认的亏 损额)。 2.2009 年: (1)会计上将开办费全部计入损益但税收上只承认应摊销额, 因此,应调增所得额=本年计入损益的开办费-上年开支的开办费÷ 3 -∑[本年各月份开支的开办费÷36 ×(12-月份序号)]=405 -198÷3 -[54 ÷36 ×(12-1)+72 ÷36 ×(12-2 )]+36 ÷36 ×(12-3 )+45 ÷36 ×(12-4 )=283.50 ; (2 )“纳税调整后所得”=会计利润+不予税前扣除的业务招 待费用+本年计入损益的开办费高于本年按税法规定可摊销开办费 的差额=-274 +4 +283.50 =13.50; (3 )“应纳税所得额”=纳税调整后所得-弥补上年度亏损= 13.50-6 =7.5 ; (4 )应交所得税=7.50 ×25% =1.88。 3.2010 年: (1)按税法计算开办费摊销,应调减所得额=当按税收规定可 摊的开办费=上年一次计入损益的开办费÷3 =405 ÷3 =135; (2 )“纳税调整后所得”和“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不 予税前扣除的业务招待费用-当年因开办费摊销调减的所得额=156 +4 -135=25 ; (3 )应交所得税=25 ×25% =6.25 。 4.2011 年: (1)因开办费摊销,应调减所得额=∑(第 1 年各月份开支的 开办费÷36 ×月份序号)+第2 年开支的开办费÷3 =[54 ÷36 ×9 +45 ÷36 ×10+36 ÷36 ×11+63 ÷36 ×12]+207 ÷3 =127; (2 )“纳税调整后所得”和“应纳税所得额”=176+4 -127 =53; (3 )应交所得税=53 ×25% =13.25。 5.2012 年: (1)因开办费摊销,应调减所得额=∑(第2 年各月份开支的 开办费÷36 ×月份序号)=54 ÷36 ×1+72 ÷36 ×2 +36 ÷36 ×3 +45 ÷36 ×4 =13.50;(2 )“纳税调整后所得”和“应纳税所得额”= 180+4 -13.5=170.50;(3 )应交所得税=170.5×25% =42.62 。 (二)所得税会计处理 1.相关计算: (1)2008 年应确认递延税款贷项=8 ×25% =2 ; (2 )2009 年应转回递延税款贷项 2 ,确认递延税款借项=283.50 ×25% -2 =68

文档评论(0)

177****914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