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一)要点.docx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 中国当代文学(一) 第一章 文学的转折 一、当代文学总方向的变化——第一次文代会的召开 第一次全国文代会, 全称“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 代表大会 ”,于 1949 年 7 月在 北京 召开,出席代表 824 人。 这次大会是来自 解放区和国统区 的两支文艺队伍大 会师的盛会。 郭沫若《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 的总报告。 茅盾 总结了国统区文艺运动, 作了《在反对派压迫下 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 的报告 周扬总结了解放区文艺运动, 作了《新的人民的文艺》 的报告。 大会确定了以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为新中 国文艺事业的总方针,确立了文艺必须“为工农兵服 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的总方向。 第一次文代会标志着中国文学的发展进入了当代文 学阶段。 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和批评原则的确立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1934 年第一次苏联作家代表 大会提出。一元化价值批判模式得以确立。 三、当代文学作家队伍的构成 由现代文学时期跨越而来的文坛老将, 如赵树理、 周立波、丁玲、老舍、曹禺、艾青、郭沫若、贺敬之、汪 曾祺等。 建国后成长起来的作家, 如梁斌、吴强、杨沫、杜 鹏程、茹志鹃、李准、王蒙、刘绍棠、高晓声、谌容、张 洁、张贤亮等。 经历过上山下乡运动的一代作家, 如王安忆、 梁晓 声、阿城、叶辛、铁凝、张抗抗、史铁生、舒婷等 。 4.60 年代以后出生的年轻一代作家, 如苏童、余华、 格非、韩东、陈染、林白、徐小斌、 海男、 棉棉、卫慧等。 “十七年文学”作家队伍的构成 第一类: 延安文艺时期成长起来的体制作家。 如郭小 川、贺敬之、杨朔等,成为新时代的歌唱者,其中包括以 《讲话》为创作指令的作家,形成左翼阵营。 四、毛泽东的文学思想 毛泽东的文学思想主要体现在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 争中的地位》 、《新民主主义论》 ,特别是《在延安文艺座 谈会上的讲话》等论著中。 带有强烈的“实践性”的特征。 文学的社会政治效用 ( 功能 ) ,是毛泽东的文学思想 的核心问题。 对于文学创作, 毛泽东十分重视“生活”的重要 性,称它为艺术创造的“惟一源泉” 。即文艺创作是对” 生活”的加工。 以先验理想和政治乌托邦激情来改写现实, 使文学作 品“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 更强烈, 更有集中性, 更典 型,更理想, 因此就更带普遍性”的“浪漫主义”, 可以 说是毛泽东文学观中主导的方面。 五、文学遗产与文学环境 在 50 年代,对“国际革命文艺”、尤其是苏联文 学被置于“榜样”的地位。 对外国文学的“接受”是有一定范围的 以时间而言: 十九世纪以前。 以创作方法而言: 现实 主义。 文革期间, 彻底与“旧文化”决裂, 激进派在空白 的地基上创建“真正的无产阶级文学”。 六、“中心作家”的文化性格 就作家的出身、 生活经验、 作品取材的区域性而言, 出现了从东南沿海向西北、中原的转移。 “中心作家” 大多把文学看作是服务于革命事业的 一种独特的方式,作品表现出明确的目标感和乐观精神。 “中心作家”普遍学历不高,写作准备不足,生活 经验集中于农村、 战争和革命运动, 创作的持续发展的能 力不强。 “中心作家” 的社会政治地位和经济收入与当时的 社会状况相比普遍较高。 七、频繁的批判运动 关于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1950-1951 ) 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和胡适学术思的批判。 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对萧也牧等创作的批评 ( 1951)(《我们夫妇之间》 ) 文艺界的反右派运动, 和对丁玲、 冯雪峰“反党集 团”的批判( 1957)。 6.1962 年 9 月,毛泽东在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提出 “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从 1963 年开始,在哲学、 史学、经济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开展全面的批判运动。 八 、 隐失的诗人和诗派 第二章 十七年时期的诗歌 一、十七年诗歌队伍构成情况 十七年时期中国诗人的构成主要是三类: 一类是诗坛主力。 郭小川、 贺敬之、 闻捷、蔡其矫等。 二类是 1949 年以前已经成名的诗人。 郭沫若、臧克 家、艾青、田间、李季等。总体特点是调整诗风,以适应 新的时期。 三类是一些青年诗人登上文坛。 李瑛、雁翼、顾工、 公刘、白桦等。 二、十七年诗歌的总体特色 政治抒情诗的特点: (1)诗人以‘阶级”或“人民”代言者的身份出现, 表达对当代重要政治事件、社会思潮的评说和情感反应。 ( 2)在诗体形态上, 强烈的情感宣泄和政论式的观念 叙说相结合。即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达抽象的思想、概念。 (3)一般都是长待,通常采用大量的排比句式渲染、 铺陈所要表达的观念和情绪,节奏分明、声韵铿锵。 ( 4)经常使用马雅可夫斯基的“楼梯体” ,并融入中 国古典诗歌的对偶、排比方法,以加强形式感

文档评论(0)

cooldemon06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