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海子诗歌的“麦地”意象
摘要:麦地是海子诗歌意象群中的核心意象,它的诞生以海子所生活的农村为背景,象征了劳动与生存的结合,也表达了海子对土地的热爱,回归土地的愿望。在“麦地意象”的发展过程中,它是海子逐步构建的一个“精神家园”,但随着心境的变化,这个“麦地”又被笼上了一层绝望的色彩。海子对于麦地的反复吟诵同样也是他对生命的思考,对人类命运的思考。
关键字:海子;诗歌;麦地;意象
海子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诗坛最杰出的诗人之一。1982年,海子开始诗歌创作,当时即成为“北大三诗人”之一。1984年创作成名作《亚洲铜》和《阿尔的太阳》,第一次使用“海子”作为笔名。在他短暂的生命里,“不得不喷出多余的活命时间”(《阿尔的太阳》)与世俗的艰辛做斗争,“用生命写作”,最为触目惊心的是海子对生命存在的那种锥心泣血的体验和对太阳、河流、草原、大地、历史这些本原意象的痴迷。
张炯在《新中国文学五十年》中这样评价海子:“他创造了仅仅属于自己的意象系列,他的诗歌与以前的流行的新诗潮的语言全然有别。他建立了属于自己的诗歌风格,他是当代最具创作性的一位诗人。” 其中“黄金的麦子、具有光芒喻象形质的麦芒和颗粒状的麦子,”“以逼人的炽热、火辣、灼烫,从他大批短诗中喷射而出。”“麦地”意象居于了海子诗歌的核心地位,麦地覆盖了海子所有尘世的思考与痛苦。他准确把握住了中国特色的寻找诗歌“家园感”和“还乡意识”,创造了这个含有优伤意味的、一种成熟的、带有东方哲学方式的优伤“麦子”意象,并通过一种诗意渗入诗人的生命内心世界。在《海子诗全编》中,从题目上反映出和麦子麦地有关的诗歌也只有五、六首(《熟了麦子》《麦地》、《五月的麦地》、《麦地或遥远》《麦地与诗人》)。然而,围绕着海子的“麦地”意象,他还写下了大量的关于种族、历史、村庄、土地、粮食和山脉的作品,这些诗和海子的麦地抒情诗构成同一个系列,使我们看到海子麦地诗歌飞翔的大地和天空。他也因此被人们冠以“麦地之子”的称号。
一、“麦地”意象的产生
诗人艾青在《诗艺》中说:“意象是纯感官化的,意象是具体化了的感觉。”“诗人的感觉是解释不尽的,只有把无穷的思绪寄托在含意无穷的意象之中,才有肯能将诗意表达出来。”(麦克利什)所以,意象是读者解读诗情的密码。
海子将诗人分为两类,“第一种诗人,他热爱生命,但他热爱的是生命中的自我,他认为生命可能只是自我的官能的抽搐和内分泌。而另一类诗人,虽然只热爱风景,热爱景色,热爱冬天的朝霞和晚霞,但他所热爱的是景色中的灵魂,是风景中大生命的呼吸。凡·高和荷尔德林就是后一类诗人。他们流着泪迎接朝霞。他们光着脑袋画天空和石头,让太阳做洗礼。这是一些把宇宙当庙堂的诗人。从‘热爱自我’进入‘热爱景色’,把景色当成‘大宇宙神秘’的一部分来热爱,就超出了第一类狭窄的抒情诗人的队伍。”[1] 海子是“含着泥土,来自大地深处”的“用生命写作”的诗人,他创造了只属于他自己的意象群体,“泥土、河流、村庄、麦子……”,无不是与大地血脉相关的生命实体。
“麦”,《说文》:“芒谷(有芒的谷。谷,续也)。秋种厚埋,故谓之麦。麦,金也。金王(旺)而生,火王而死(即秋生而夏死)。”“地”,《说文》:“元气初分,轻清阳为天,重浊阴为地,万物所陈列也。”古之人便寓意“麦地”为生生不息养育生命之所也,是人们寄予厚望的生命之本。
海子生活的渣家湾,是一个七八十年代中国典型的农村,人们大多一贫如洗,唯有将所有的希望寄予那块小小的黑土地,土地生长庄稼,庄稼便是延续生命之源,滋养性命之本,所以这个经历过饥饿、贫困的民族对土地都有着无限地热爱之情。海子身临“神性的乡村”,深深懂得土地和土地内部的神秘力量,土地与人、土地与天空的关系,他的脚步深深地烙印在这个时代的土地上,“肢体和心脏比任何人都贴近自然,”他说,“我称山为兄弟/水为姐妹/树林是兄弟。”他没有选择南方和被雨水养育起来的丰饶、润泽的稻田,而偏向于北方和在这块干裂、贫寒的土地上顽强成长起来的金色麦地。麦地不但揭示了生存与存在的本质,揭示了大地上的事物的存在特性,而且它本身与它的主体养子的关系就构成了“大地”的全部内涵。由于这样一种极为生动的关系,在海子之后的许多诗人那里,麦子成为无处不在的事物,成为生存的经典象征物。海子热爱的不仅是风景,更是风景的“灵魂”和“呼吸”。
从他发表的第一首诗歌《亚洲铜》开始,这种浓郁的麦地情结始终贯穿其中,麦地在他眼里是神秘的质问者,是有情义的善者,是宽厚的承载者,他将这最真挚的情感化为他笔下最独特的诗歌意象,有时他也称它为“麦地”,如“坐在一束麦子上回家”(《死亡之诗(之二)》),或“打麦场”,如“坐在故乡的打麦场上”(《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汉语言文学专业-《老人与海》中小男孩的人物设计.doc
- 汉语言文学专业-《小豆棚》中民间故事题材探究.doc
- 汉语言文学专业-从《辛十四娘》到《鬼恋》的女性意识变化.doc
- 汉语言文学专业-从人物塑造看小说和电影的差别.doc
- 汉语言文学专业-从斯嘉丽的女性意识觉醒角度解读其形象魅力.doc
- 汉语言文学专业-对初中语文教学中“整体感知”的质疑和课例探索.doc
- 汉语言文学专业-霍桑《红字》中海斯特和丁美斯代尔的命运比较.doc
- 汉语言文学专业-懒羊羊和猪八戒的快乐哲学及他们对现代人生活心态的启示.doc
-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骆驼祥子》中“车”的意象.doc
-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她乡》中的“她乡”.doc
最近下载
- 2025年【全国】汉字听写大会竞赛考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新高三第一次班主任会议,校长讲话:凝心聚力战高三,担当使命育栋梁.docx
- 《化学抛光和电解抛光》.ppt VIP
- 校园内施工安全教育课件.pptx VIP
- 某某村党群服务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VIP
- 2023年电动自行车换电站相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VIP
- Q-CR 517.2-2023铁路工程喷膜防水材料 第2部分:喷涂橡胶沥青(OCR).pdf
- (王红)《遣戍伊犁日记》《叶柝纪程》录文.doc VIP
- 一种用硅藻土助滤剂废弃物制备纳米白炭黑的方法.pdf VIP
- 数字化转型之数据治理解决方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