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分类、分级原则.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病房分类、分级原则 一、工作量: 级别 工作量 技术难度 护理风险 1 大 高 高 2 中等 一般 一般 3 偏低 偏低 偏低 工作量:1级护理、特级护理、重症监护、静脉输液、静脉注射、采血、输血、氧气吸入、吸痰、导尿、口腔护理、会阴护理、膀胱冲洗、抢救、灌肠、管路护理等统计 二、技术难度:主观因素、客观因素(如静脉输液、口腔护理等比较) 三、护理风险:护理风险识别与风险分析: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是对潜在的和客观存在的各种护理风险进行系统的连续识别和归类。风险分析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分析存在和潜在的护理风险产生原因的过程,为风险管理提供依据。在护理病人过程中,产生护理风险的原因有: 1因疾病引起的风险:病人的病情多数为急、重,家属提供的病史和病情存在不全和不准确的可能,医生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给予诊断并采取抢救措施,容易发生误诊或漏诊。 2用药护理中的风险:抢救病人时,医嘱多数是口头医嘱,医生口述或护士复述不清,执行容易出错;在紧急的情况下,取药和用药核对过程中也有发生错误的可能。 3护理操作中的风险:因病情需要,留置胃管、洗胃、留置尿管、吸痰、深静脉置管快速输液等护理操作,在紧急的情况下,病人病情重,操作难度加大,也有可能操作失误或不准确,引起病人的创伤或延误抢救。 3使用抢救仪器存在的风险:在使用抢救仪器的过程中,因患者烦躁、翻身等导致连接处脱落;也可因抢救仪器性能不良或出现故障而影响抢救工作。 4危重病人院内转运存在的风险:因诊断与治疗的需要,常常需要进行院内转运。虽然院内转运病人只需短暂的十几分钟,却存在着许多危及病人安全的隐患,如静脉输液针头滑出血管外致液体外渗或输液针头与输液管连接不牢而脱开;途中供氧不当;引流管或气管插管脱出;途中病情发生变化等等。 5病人和家属存在的风险:危重病人病情变化快、工作预见性难、容易造成工作忙乱,患者及其家属心情急躁,当疾病发展到不可逆程度导致患者死亡时,如家属的期望值过高或医患沟通不足,病人家属往往会迁怒医务人员,容易引起医疗纠纷。

文档评论(0)

_______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