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新老版本本对比分析.docx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新老版本本对比分析.docx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Word 文档 新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解读 一、新标准与老规范的不同 名称改变 “城市居住区规范设计规范 ”改为 “ 城市居住区规范设计标准 ”。 规范 ,意指明文规定或约定俗成的标准。如:道德规范、技术规范等。 或是指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某一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 标准。如:规范管理、规范操作。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的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STACO )一直致力于标准化概念 的研究,先后以 “指南 ”的形式给 “ 标准 ”的定义作出统一规定: 标准是由一个公认的机构制定和批准的文件。它对活动或活动的结果规定了规则、导则或特殊值,供共同和反复使用,以实现在预定领域内最佳秩序的效果。 简单来讲, 规范就是全文全是强制性的文字,而标准则是强制性的文字和非强制性的文字兼备。 发布部门改变 “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联合发布 ”改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 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联合发布 ”。 章节改变 专业资料 Word 文档 “ 11 个章节 ”变为 “7 个章节 ” , 缺少了 “住宅、绿地、竖向、管线 ”等章节,添加了“居住环境 ”的章节;不再有 “公共服务设施 ”章节,而有了 “配套设施 ”的章节;另外, “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由章节变成附录,同时增添了引用标准名录。 表面看缺少了很多章节,实际上新标准的章节都有涉及,但是没有那么详细,有的 只是提及参考的名称。 新标准主要强调配套,小而全,就比如菜市场;弱化了道路;有共享街区的思维;新标准更能体现 “以人为本 ”,为 “人 ”创造一个好的居住环境。 总则 1.0.1 新标准更强调 “ 科学使用 ”、“ 确保居民的生活条件 ”。 1.0.2 新标准适用范围扩大,可适用于 “规划编制 ” ,并非单调的 “规划设计 ”体 现了规划不应该只是规划的思维, 规划是为了人们更好生活, 不仅现在, 包括未来。 1.0.3 提出遵循的建设方针,生活环境注重提出 “ 宜居 ”字眼。 术语 2.0.1 原规范居住区概念有泛指和特指,而新标准仅仅有泛指 2.0.2 原规范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划分的 “居住区、小区、组团 ”,新标准为 “十 分钟生活圈、十分钟生活圈、十分钟生活圈、居住街坊 ”,人口规模、住宅套数有 所变动 专业资料 Word 文档 新标准以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和步行可达为基础,综合考虑居民分布、出行的范围, 并兼顾主要配套设施的合理服务半径及运行规模,比如幼儿园服务半径不超过 300m ,对应五分钟生活圈; 新标准不再用以人口为依据, 而是以时间为依据分级, 但是也充分考虑到人口规模; 新标准涉及到等时线,所以可以尽量避免圈子的交叉问题 (针对于不同圈子的人所属圈子的重叠问题以及配套浪费的问题) 新标准 “住宅用地概念 ”明确包括何种用地 新标准 “公共绿地 ”概念不再是 “ 集中绿地 ”,而是城市用地分类标准的 “绿地与广场绿地 ”,包括的范围也各不相同 。 各级居住区中,三个生活圈的配建绿地属于城市公共绿地,居住街坊内的附属绿地 则属于城市用地分类中的住宅用地,居住街坊附属绿地有中心绿地和宅间绿地; 新标准公共绿地指居住区各级生活圈配套建设的、向居民开放的绿地,即城市用地分类的绿地与广场用地( G),主要包括公园绿地、广场等用地; 老规范居住区内绿地应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即道路红线内的绿地),其中包括满足当地植树绿化覆土要求、方便居民出入 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顶绿地,不应包括其它屋顶、晒台的人工绿地。 新标准增设 “中心绿地概念 ” 居住街坊附属绿地有中心绿地和宅间绿地,中心绿地指各级生活圈及居住街坊内集 中设置的、具有一定规模并能开展体育活动的绿地。 专业资料 Word 文档 新标准 “ 配套设施概念 ” 强调对应配套的为 “生活服务设施 ”,并提出其种类。 新标准增加概念 “社区服务设施 ” 。 新标准增加概念 “便民服务设施 ” 。 新标准关于 “绿地率 ”的概念变化很大,原规范为 “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 绿地面积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 %)”,新标准为 “居住街坊附属绿地 面积与该居住街坊用地面积的比率 ( %)”。新标准未提及 “绿地不应包括其他屋顶、 晒台的人工绿地 ” 。 原规范停车率中的 “居民汽车的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 ”改成了 “居民机动车停车位数量与住宅套数的比值 ”,范围变大,充分考虑人的诉求。 新标准 “地面停车率 ”考虑采用停车楼或机械式停车设施的情况。 1.0.4 基本规定 2.0.3 新标准 “居住区规划建设符合的要求 ”可和原来规范总则中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 ” 对比: 新标准提出遵循 “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