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古代人是怎么样教育孩子的.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PAGE 页码 页码 页 / 总页数 NUMPAGES 总页数 总页数 页 古代人是怎么样教育孩子的 作为家长,大家都会遇到一个同样的问题,就是孩子的教育。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父母面对如是种种,往往困于其中而不得其解。此时,不妨学学古人的教子之道。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古代人教育孩子的方法的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古代人教育孩子的方法 1、对众不责:在大庭广众之下,不要责备孩子,要在众人面前给孩子以尊严。 2、愧悔不责:如果孩子已经为自己的过失感到惭愧后悔了,大人就不要责备孩子了。 3、暮夜不责:晚上睡觉前不要责备孩子。此时责备他,孩子带着沮丧失落的情绪上床,要么夜不成寐,要么噩梦连连。 4、饮食不责:正吃饭的时候不要责备孩子。这个时候责备孩子,很容易导致孩子脾胃虚弱。 5、欢庆不责:孩子特别高兴的时候不要责备他。人高兴时,经脉处于畅通的状态,如果孩子忽然被责备,经脉就会立马憋住,对孩子的身体伤害很大。 6、悲忧不责:孩子哭的时候不要责备他。 7、疾病不责:孩子生病的时候不要责备他。生病是人体最脆弱的时候,孩子更需要父母的关爱和温暖,这比任何药物都有疗效。 古代人教育孩子的书籍 1、儿童守则:以《弟子规》(清人李毓秀作)为最闻名,今日最广为人推崇。 2、女子守则:有《女诫》(汉班昭作)、《女论语》(唐宋若昭姐妹作)、《内训》(明许皇后作)、《女范捷录》(清王相之母作)、《蒙学女儿经》(清末坊刻本流行)。可惜这些都罕见于世,今之女权主义横行于东西方,谁说女子不如男,谁还敢来倡导妇道呢? 3、格言谚语:市面上可见的是《小儿语》(明吕得胜父子编),基本上是通顺的白话训诫,如一切言动 都要安详 十差九错 只为慌张 能有几句 见人胡讲 洪钟无声 满瓶不响。此外其实还有《太公家教》(成于唐之前,载于敦煌遗籍)、《昔时贤文》(清代末年流传)。 古代人教育孩子的事例 《诫伯禽书》 作者:周公旦(约公元前1100年),姓姬名旦,称为周公。相传他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被尊为儒学奠基人。 一饭三吐哺 周成王亲政后,营造新都洛邑,大封诸侯。他将鲁地封给周公之子伯禽。 周公告诫儿子说: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辅佐皇上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能算轻贱的了。 可是,一次沐浴,要多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接待宾客,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唯恐因怠慢而失去人才。我听说,德行宽裕却恭敬待人,就会得到荣耀;土地广大却克勤克俭,就没有危险;禄位尊盛却谦卑自守,就能常保富贵;人众兵强却心怀敬畏,就能常胜不败;聪明睿智却总认为自己愚钝无知,就是明哲之士;博闻强记却自觉浅陋,那是真正的聪明。 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即使贵为天子,之所以富有四海,也是因为遵循了这些品德。不知谦逊从而招致身死国丧,桀纣就是这样的例子。你怎能不慎重呢? 伯禽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没过几年就把鲁国治理成民风纯朴、务本重农、崇教敬学的礼仪之邦。 《命子迁》 作者:司马谈(?—前110),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子司马迁。汉武帝时任太史令。 此孝之大者 司马谈学富五车,所以他后来做了汉武帝的太史令,通称太史公,掌管天时星历,还职掌记录,搜集并保存典籍文献。这个职位是武帝新设的官职,可以说是武帝为司马谈量身定制的。因此,司马谈对武帝感恩戴德又尽职尽责。 由于责任心极强,司马谈在临死的时候,拉着儿子司马迁的手,边哭边嘱咐,这就是司马谈的《命子迁》。司马谈希望自己死后,司马迁能继承他的事业,更不要忘记撰写史书,并认为这是大孝,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 他感到自孔子死后的四百多年间,诸侯兼并,史记断绝,当今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义士等的事迹,作为一名太史而不能尽到写作的职责,内心十分惶惧不安。所以他热切希望司马迁能完成他未竟的大业。 司马迁不负父亲之命训,最终写出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名垂青史。 《诫子书》《诫外甥书》 作者:诸葛亮(181-234),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民间传说中著名的智慧人物。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46岁才得子诸葛瞻。他很喜欢这个儿子,希望儿子将来成为国家栋梁。诸葛亮有两个姐姐,二姐所生子叫庞涣,深得诸葛亮喜爱。诸葛亮常年征战,政务缠身,但仍不忘教诲儿辈。他写给诸葛瞻和庞涣的两封家书,被称为《诫子书》和《诫外甥书》。 《诫子书》曰: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慢则不

文档评论(0)

zdq00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