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作用在结构上的冲击力分布荷载: 7 建议冲击力算法 某隧道出口应用 谢 谢! Institute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QJTU 落石运动、冲击研究内容及被动防治设计建议 危岩崩塌被动防治学术讲座 主讲:叶四桥 教授 汇报提纲 1 崩塌落石的危害 2 落石运动行为特点与防治理念 3 落石运动、冲击研究的工程意义 4 运动计算与被动防护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5 运动研究的发展趋势及设计建议 6 冲击力计算存在的问题 7 建议冲击力算法 1 崩塌落石的危害 2007年以来,不完全统计,由于落石致灾死亡人数超过200人。 一线天桥隧道口 1 崩塌落石的危害 国道213线汶川段彻底关大桥 1 崩塌落石的危害 花果山隧道洞口棚洞 白果隧道洞口棚洞 宝成线宝-绵段,仅因洞口落石灾害接长超过40m的隧道有26座,占隧道总量8.8%,接长3.07km,占隧道总长3.1%。 1 崩塌落石的危害 2 落石运动的行为特点及防治理念 威胁区域取决于运动特性威胁能力来自于冲击动能 3 运动、冲击研究的工程意义 防护系统选择及设计—以冲击动能确定拦石网的拦截能级;以冲击力作为拦石墙等结构设计依据。 防护系统的位置—结合地质条件选择弹跳高度、运动动能小的位置。 3 运动、冲击研究的工程意义 系统高度的选择—弹跳高度。 3 运动、冲击研究的工程意义 系统沿陡崖方向的布置长度—有赖于威胁区域的合理估计,结合地形条件可分段和分级。 3 运动、冲击研究的工程意义 冲击力是结构设计的依据。 3 运动、冲击研究的工程意义 4 运动计算和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规范、手册算法 现场试验结果 4 运动计算和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拦截区间的确定,危岩范围增加5-10米安全储备。 4 运动计算和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5 运动研究的发展趋势及设计建议 防护系统布置区间的设计建议 5 运动研究的发展趋势及设计建议 拦石网的组成及特点 系统组成:柔性网、支撑系统、锚拉连接系统和减压环四部分 。 系统特点:柔性最大化落石冲击时系统通过变形、转动和位移,起到缓冲、减压、消能的作用。地形适宜性好,拦截能力大,标准化,50-5000kJ。 拦石网设置位置的选择 原则:综合选择落石弹跳高度小、动能小的地段。 拦石网平面布置 拦石网分段、分级 拦石网重合段处理 万州太白岩拦石网分级设置 万州太白岩丛林中的拦石网 6 落石冲击力算法存在的问题 Pichler试验实测结果同日本和瑞士公式计算结果的对比 岩块 质量 (kg) 岩块体积 (m3) 岩块等效直径 (m) 下落高度 (m) 实测最大冲击力(kN) 日本公式 (kN) (不考虑自重影响) (考虑自重影响) 10160 3.9 1.95 2.00 1530 1720 1073 10160 3.9 1.95 8.55 3340 3520 2565 18260 7.02 2.38 8.62 4750 5080 3814 18260 7.02 2.38 18.67 8160 8490 6064 18260 7.02 2.38 18.85 7950 8270 6099 6 落石冲击力算法存在的问题 7 建议冲击力算法 重力冲量可表示为 冲击力冲量则可表示为 冲量定理(坡表法向方向) 7 建议冲击力算法 重力沿坡表法向的分量 假定最大冲击力为平均冲击力的K倍 7 建议冲击力算法 最大冲击力 冲击历时可用下式估算(杨) 7 建议冲击力算法 冲击力放大系数的确定 7 建议冲击力算法 已知入射速度、入射角度、岩块及缓冲层特征参数等 (1)计算冲击历时 (2)查冲击力放大系数曲线得到K值; (3)计算得到最大冲击力; 7 建议冲击力算法 Institute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QJTU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