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电压技术第1章 气体电介质的电气性能1.1 气体中带电质点的产生和消失1.2 均匀电场小气隙的击穿1.3 均匀电场大气隙的击穿1.4 不均匀电场气隙的击穿1.5 冲击电压下气隙的击穿特性1.6 大气条件对气隙击穿电压的影响1.7 提高气隙击穿电压的措施1.8 沿面放电和污闪事故1.5 冲击电压下气隙的击穿特性冲击电压标准波形放电时延伏秒特性冲击电压标准波形冲击电压标准波形作用时间短暂的电压称为冲击电压,在冲击电压作用下空气间隙的击穿具有新的特性。雷电在电力系统中造成的过电压是一种冲击电压,这是电力系统发生 事故的重要因素。为了模拟雷电压,各国规定了试验用雷电冲击电压的标准波形,分为 全波和截波两种。雷电全波非周期性双指数衰减波full lightning impulse参数:波前时间:T1=1.2μ s±30%(反应上升速度) 半 峰 值 时 间 : T2=50μ s±20%(反应下降速度)标准波形通用写法±1.2/50μ s雷电截波chopped lightning impulse参数:波前时间:T1=1.2μ s±30%(反应上升速度)截断时间:Tc=2~5μ s标准波形通用写法±1.2/ 2~5μ s雷电电压具有冲击性。上升速度和下降速度都非常快。小结雷电冲击电压的标准波形,分为全波和截波两种。波前时间半峰值时间截断时间1.5 冲击电压下气隙的击穿特性冲击电压标准波形放电时延伏秒特性放 电 时 延气隙击穿的必备条件足够大的电场强度或足够高的电压在气隙中存在有效电子需要有一定的时间气隙放电时间静态击穿电压—长时间作用在气隙上能使气隙击穿的电压;击穿时间(放电时间)—从开始加压的瞬间起到气 隙完全被击穿的时间。放电时间构成第一阶段---升压时间t1(0→Us静态击穿电压):击穿过程可能并未开始uU Us对于持续电压(直流、工频电压):此阶 段电压升到Us ,气隙即及被击穿;tftlagt1 tst非持续电压下(雷电、操作冲击电压): 由于t1非常短,即使电压升到Us ,气隙也 不一定被击穿。tb放电时间构成第二阶段--统计时延ts(Us → 出现第一个有效电子):击穿过程开始,具有统计性。由于有效电子的出现是一个随机事件,取 决于很多偶然因素,ts具有分散性。ts每次都不一样,要确定ts就要记录多个时 间值进行统计,故称为统计时延。ts(平均值)的影响因素:电极材料、外加 电压、短波光照射、电场情况。uU Ustf tlagt1 tsttb放电时间构成第三阶段---放电形成时延tf(出现第一个有效电子→气隙被击穿): 具有统计性。uU Us汤森德理论:α过程+γ过程→气隙被击穿;tftlagt1 ts流注理论:电子碰撞游离+流注的形成→气隙被击穿;ttb影响因素:间隙长度、电场均匀度、外加电压。放电时间构成uU 总放电时间tbtb=t1 + ts + tf(统计性)放电时延tlagtlag= ts + tf (统计性)Ustf tlagt1 tsttb雷电冲击50%击穿电压(U50%)50%冲击击穿电压——击穿百分比为50%的击穿电压。由于放电时延和放电时间均具有统计分散性。随着电压的提高,发生击穿的百分比将越来越大。工程实际中广泛采用击穿百分比为50%时的电压U50% 来表征气隙的冲击击穿特性。在实际中施加10次电压有4~6次击穿,就可认为这一电压 为气隙的U50% 冲击击穿电压。雷电冲击电压下均匀电场和稍不均匀电场的击穿特性击穿电压分散性小, U50% 和Us相差很小;冲击系数β? ? U50%Us均匀电场、稍不均匀电场: β=1雷电冲击电压下极不均匀电场的击穿特性放电时延tlag比较长;击穿电压分散性大, U50% 和Us相差很大;极不均匀电场: β>11.5 冲击电压下气隙的击穿特性冲击电压标准波形放电时延伏秒特性伏 秒 特 性伏秒特性在冲击电压作用下,间隙的击穿电压比静态击穿电压(直流或工频交流持续作用下的击穿电压)高。整个间隙击穿放电的发展过程不仅需要足够高的作用 电压,还需要一定作用时间。对非持续作用的电压来说,一个气隙的耐电压性 能就不能单一地用“击穿电压”值来表达,须用电 压峰值和击穿时间这两者来共同表达,这就是该气 隙在该电压波形下的伏秒特性。伏秒特性曲线——同一波形、不同幅值的冲击电压作用下,间 隙上出现的电压最大值和放电时间的关系曲线。伏秒特性的制定方法(实验方法)保持冲击电压波形不变,逐渐提高冲击电压的峰值电压较低,放电时间长,击 穿发生在波尾纵坐标:冲击电压幅值横坐标:放电时间电压较高,放电时间短,击穿发生在波头纵坐标:冲击电压瞬时值横坐标:放电时间将a,b,c,d各点连接完 成伏秒特性曲线伏秒特性的绘制——实验方法保持间隙距离不变、保持冲 击电压波形不变(电压幅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