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一次方程(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doc

一元一次方程(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1.1 一元一次方程(第一课时) 一、内容和内容分析 1、内容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设未知数,列一元一次方程,建立方程模型. 2、内容解析 方程是初等代数学的核心内容,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数学模型,方程的出现时从算术方法发展到代数方法的一个重要标志.方程随着实践的需要而产生,它是具备了“含有未知数”特征的等式,它使得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与未知数通过等式连接起来.列方程描述问题中的相等关系,解方程使问题中的未知数转化为确定的解,这种以方程为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即“方程思想”,它在本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方程思想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目标 (1)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通过列方程的过程,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的数学模型的意义,体会由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一大进步,从而体会方程思想. 2、目标解析 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学生知道一元一次方程是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整式方程,能准确判断一个方程是否为一元一次方程. 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经历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方程模型并认识它的结构特征的过程,体会出方程是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并在应用的过程中对方程思想有更深入的体会.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在小学,学生已经习惯了用算术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而对于如何设未知数,如何寻找相等关系,如何用含有未知数的式子表示相等关系,虽然已经有所接触,但是还不够熟悉,从算术方法过渡到代数方法的思维转变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本节课教学时应该进行有针对性的问题引领.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建模思想以及从列算式到列方程的思维习惯的转变. 四、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导入,提出问题 师:上一章我们学习了《整式的加减》,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一章《一元一次方程》,那么谈起方程,其实我们在小学时就已经学习了,那么你们能告诉老师方程的定义是什么吗? 生:全班一起口答.(师板书方程的定义) 师:那么根据定义,请同学们完成下面这道简单的判断. 例 例1:请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方程? ① x-y=2, ② ,③ 2x-1=3 师:那么小学已经初步学习了“设未知数,列方程,解应用题”,下面,请同学们完成一道简单的题目。 生:学生思考,讨论,学生分析 师:观察刚才大家所列的方程,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有几个未知数? 未知数的次数是多少? 方程的左右两边是我们上一章学过的什么? 温故而知新,特别回顾小学学过的方程,让学生有一定的亲切感. 巩固旧知 回顾旧知,升华认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主导 学生为主体 师生共同合作,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新知讲解 师: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中,我们应该抓住哪几个点? 那么,我针对这个定义,我们来小试牛刀: 生:学生举手示意回答 师:通过这一道题目,我们对一元一次方程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那么下面我们来挑战一下吧! 生:提问学生,让学生展示自己 师:那么,通过上面的几道题目,相信大家对一元一次方程有更加深入的理解。那么下面我们来挑战一下小学学过的设未知数,列方程,解应用题。 生:讨论,思考,举手示意发言! 师:除了直接设路程为x千米,还有没有其他的设题思路呢? 生:进一步思考,举手示意发言 师:总结,归纳两种不同的设题方式,那么,如果题目变成这样?刚才的两种思路能不能解题? 生:互相讨论 师:那么对于应用题,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设题方式,你们不能拘泥于形式,要学会从大局出发,充分分析题目的每个要素,设适当的未知数。 让学生充分思考,对新知识产生强烈的碰撞 激起学生的斗志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敢于发言,敢于挑战的勇气 提出新的挑战,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质疑并思考,对设未知数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提出设题方式有两种:直接设题和间接设题 课堂小结 师:请同学们回到课本,结合刚刚的练习和例题,想一想: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生:回归课本,总结归纳 升华认知,理清自己的思路。 让学生自己来把握今天的内容 作业布置 分层次布置作业,充分尊重不同层次的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在本节课中学有所得。

文档评论(0)

hhh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没有什么可以说的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