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讲解.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朝花夕拾》讲解 一、 作者小传 1、17 岁那年鲁迅进入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学习。 2 、21 岁那年鲁迅弃医从文 3、28 岁那年鲁迅发表了中国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二、时代背景 《朝花夕拾》共十篇,是回忆散文集。在《莽原》发表时题目为《旧 事重提》。 三、 内容简介 《朝花夕拾》是鲁迅惟一带有自传性质的回忆散文集,记叙了鲁迅从 童年到请奶奶的不同人生阶段的经历,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 念之情。同时,也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对当时 的北洋军阀统治和反动势力进行了有力的打击,使革命青年从文章中 得到了战斗的热情和反抗旧势力的决心和勇气,提供了一个关于风俗、 琐事和人物的美丑的价值观念。 其中有很多故事,如睡觉时,保姆长妈妈会将美女蛇吃人的故事, 还能做 “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给童年时的 “我”买来带图画 的 “三哼经”;小伙伴闰土的父亲善于在雪地里捕鸟;邻居衍太太又 圆滑又音轨;坐上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去东关看“五猖会”;“鬼而人, 理而情,可怖而可爱的无常”。 百草园是鲁迅童年的乐园,有菜畦、皂荚树、桑葚,还有鸣蝉、黄 蜂、叫天子、油蛉、蟋蟀,鲁迅最后在三味书屋读书,曾问先生“怪 哉”虫的事情,他还在三味书屋折腊梅,寻蝉蜕 在《二十四孝图》中有“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故事。 四、《狗·猫·鼠》 1、第一、猫对自己捉的猎物,先玩够了再吃 第二、猫与狮虎同组,却总是一副媚态。 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 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小隐鼠,虽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 对猫没产生好感,后证明猫吃了小兔子。 五、《阿长与山海经》 1、情节: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 2 、课文故事:阿长称呼的由来和她的外形特点 喜欢切切察察的毛病,睡觉爱摆“大”字 她懂得许多“我”听不耐烦的规矩,比如元旦说恭喜话吃福橘 教给我许多道理,比如:人死了要说 “老掉了”等 略 写 讲“长毛”的故事 谋害了“我”的隐鼠 给“我”买绘图本《山海经》(详写) 围绕中心详略得当 3、对阿长感情的变化:憎恶—不大佩服—不耐烦—空前的敬意—敬 意淡薄、完全消失—新的敬意(欲扬先抑) 4 、阿长是一个很不幸而又热望一声平安的劳动妇女,她没有文化, 粗俗,好事,迷信,唠叨,愚昧,满脑的礼节,而又心地善良,朴实, 疼爱鲁迅,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 六、《二十四孝图》 1、所谓《二十四孝图》是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孝子故事的书,配有 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候阅读《二 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 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 残酷,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子的性命,讲肉麻当有趣。 2 、“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橘”“哭竹生笋”“卧冰求鲤” 3、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 “老莱娱亲”和 “郭巨 埋儿”两件事。 4 、正如将 “肉麻”当作有趣一般,以不情为伦纪,污蔑了古人,教 坏了后人。 七、《五猖会》 1、东关,出城还有六十多里水路,在那里有两座特别的庙。一时梅 姑庙,其一便是五猖庙了。 2 、《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个节日, 为重记叙儿时作者十分盼望观看迎神赛会,但父亲走过来,要他背《鉴 略》 3、主题:指出了强制性的封建的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百草园那时是我的乐园 2 、中心:揭示了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私塾教 育的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成长的合理要求。 3、百草园:碧绿的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鸣蝉、黄蜂、菜 花、叫天子、泥墙根一带、油蛉、蟋蟀、蜈蚣、斑蝥、何首乌、木莲、 覆盆子 4 、拔何首乌;摘覆盆子 5、“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 6、寿怀鉴,字镜吾,是个秀才 7、折腊梅花;寻蝉蜕。捉了苍蝇喂蚂蚁 九、《无常》 1、《无常》描述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 说明“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受到民众的 喜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 间”文章在夹叙夹议中,对打着 “公理”“正义”的旗号的 “正人君 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2 、迎神赛会这一天出巡的神,“目连戏”,高

文档评论(0)

152****77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