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五首 教案(大赛一等奖作品).pdf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2 唐诗五首 1.了解诗意,体会情感,背诵诗篇。 2.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的艺术特色。 3.明确写景手法,积累写景手法的专业术语。 一、导入新课 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巅峰时期,名家辈出,佳作迭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唐 诗中,感受律诗的格律之美。 二、教学新课 野 望 目标导学一:了解常识,疏通文义 1.学生自由朗读,指名朗读。教师指导:一定要让学生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2.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义。 3.学生说说诗句的含义。 目标导学二:理解诗句,概括内容 1.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明确:描绘了诗人临近黄昏时徘徊在东皋之上,四处眺望,走走停停,不知止于何处, 一副若有所思又若有所待的画面。 2.颔联和颈联运用了何种手法?描绘了怎样一幅景象? 明确:这两联运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颔联写作者举目四望,山、树一片秋色,在 夕阳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颈联表现牧歌式的田园气氛,牧人与猎马的出现,使静谧的画面 活了起来。这四句宛如一幅山林秋晚图,在闲逸的基调中,透露出几分忧郁和苦闷。 目标导学三:品味分析,体味感情 1.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明确:第一句的 “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 第二句呼应尾联,表现出哀伤的情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2.请从“景”与“情”的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明确: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 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3.诗人在诗中流露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和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人的落寞心绪。 黄鹤楼 目标导学一: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谈谈你所了解的江南三大名楼及与之有关的著名诗文。 明确:湖北:黄鹤楼 崔颢 《黄鹤楼》 湖南:岳阳楼 范仲淹 《岳阳楼记》 江西:滕王阁 王勃 《滕王阁序》 目标导学二:朗读古诗,分析探究 1.读了这首诗,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明确:生 1:我喜欢“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因为这两句对仗工整,用 词优美,我眼前好像也出现了这么一幅令人陶醉的画面。 生 2 :我也喜欢这两句。“历历”“萋萋”两个叠词读起来流畅、舒缓,感觉非常宁静。 生 3:我喜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这两句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但 它讲述了一个美丽的传说。 2.诗中引用神话传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 3.诗人在最后感叹道:“烟波江上使人愁。”他为何而愁?愁什么呢? 明确:诗人由黄鹤楼的名字由来想到传说中的仙人已乘鹤而去,只留下这座楼和千年不 变的悠悠白云;再眺望眼前汉阳城一带,草木茂盛苍翠;继而想起自己的故乡,不禁发出怀 旧、思乡的感慨,一股世事苍茫的愁绪涌上心头。 4.第五、六句写看到的繁荣景象,而第七、八两句却写清冷的思乡之情,运用了什么 手法?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反衬手法,传达出诗人深重的漂泊感以及对归宿的向往。 三、板书设计 鹤去楼空 晴川草树 黄鹤楼 愁 白云悠悠 日暮乡关 使至塞上 目标导学一:了解常识,朗读诗歌 1.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王维,字摩诘,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不仅是作诗的妙手,而且是绘 画的行家,所以苏轼盛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浓郁的诗 情画意是王维诗作最大的艺术特色。 写作背景:开元二十五年 (737年)的春天,王维奉唐玄宗之命,以监察御史的身份赴西 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这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使至塞上》所写的 就是这次出使的情景。 2.教师范读诗歌,要求学生听读,把握节奏和韵律。 3.全体学生配乐齐读,并感知诗歌内容。 目

文档评论(0)

135****468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