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良志:生命的态度——关于中国美学中的第四种态度的问题.pdfVIP

朱良志:生命的态度——关于中国美学中的第四种态度的问题.pdf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朱良志:生命的态度——关于中国美学中的第四种态度的问题 朱光潜先生在谈到审美态度时,曾以古松作比喻,说人们对待古松有三 种态度:古松是什么样的松树,有多少年份了,这属于科学的态度;古 松有什么样的用处,这是功利的态度;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古松,发现 古松是一种美的形式,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这是审美的态度。在审美 态度中,古松成了表现人情趣的意象或者形象①。 其实,在中国美学和艺术观念中,存在着与以上三种态度都不同的 第四种态度:它当然不是用科学、功利的眼光看待古松,但也不是以审 美的眼光看待古松,发现它如何美,如何符合形式美感,时间的年轮引 起人如何的联想,等等,而在这里,审美主体和客体都没有了,古松在 这里根本就不是审美对象,而是一个与我生命相关的宇宙。我来看古松, 在山林中,在清泉旁,在月光下,在薄雾里,古松一时间“活”了起来, 古松成了一个瞬间形成的意义世界的组成部分,我的“发现”使古松和 我、世界成了息息相关的生命共同体。就像元代画家倪云林的《幽涧寒 松图》,画中的古松,是这个空灵悠远世界的活的存在,而不是具有形 式美感的审美对象。 这第四种态度可以说是一种“生命的态度”,一种用“活”的态度“看” 世界的方式,或许“看”还容易引起与外在的观察混淆,称为一个“活”的 “呈现”世界的方式也许更合适。之所以说它是“生命的态度”,是因为它 的核心是将世界(包括我与外物)从对象化中解脱出来,还其生命的本然 意义,在纯粹直观中创造一个独特的生命境界。这里的“态度”,又可 说是无态度,它的观照方式其实就是要去除态度——人握有世界意义决 定权的方式,没有情感的倾向性,或者说是“不爱不嗔”,爱有差等,嗔 有弃取,都没有摆脱控物的方式。第四种态度并不是为了获得美的知识, 而是为了安顿心灵。就像元虞堪评倪云林的长松之作《惠麓图》所说: “天末远风生掩冉,涧流石间绝寒清。因君写出三棵树,忽起孤云野鹤 情。”长松等所构成的活的生命世界,震撼着人的灵魂,和人的心灵进 行对话。 人是世界的一份子,但在知识系统中,人总喜欢站在世界的对岸看 世界,世界在我的对面,是被我感知的存在物(科学的)、消费的客体(功 利的),或者是被我欣赏的对象(审美的),人用这样的态度看世界时, 好像不在这世界中,人成了世界的控制者、决定者。中国美学要建立的 “生命的态度”,是要还归于“性”,还归于“天”,由世界的对岸回到世界 中,回到共成一“天”的生命天地中。在这个世界中,一切都与我的生命 相关。人就像庄子所描绘的那条“相忘于江湖”的鱼。不是把握美的知识, 而是体验生命的愉悦,这“生命的态度”反映了中国美学不同于西方美学 的发展方向,是重体证、重天人相合的中国哲学在审美生活中的反映。 一、是造境,不是比喻、象征 在朱光潜第三种态度(审美态度)的论述中,古松成了表现人特殊情 趣的意象或者形象,无论是“意象”或者“形象”,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 都是一些符号,本身并不具有意义,其意义在于隐喻或表现人的某种情 感,是浸染着人的情感倾向的物象。但即便如此,也没有改变意象(或 形象)的符号特性。构成意象的符号本质是“物”,是为“情”所支配的“物”, 符号的意义是被给予的,本身只具有指谓功能,并不是意义实体。这种 情景交融的观点,无法解释很多中国艺术创造现象。 我们可以人们熟悉的王维小诗来进入这方面的讨论。王维的一些描 写自然的山水小诗,被称为“山水诗”,就像我们很难以“花鸟画”来称呼 八大山人的花鸟之作一样,这样的称谓其实并不恰当。 王维《辛夷坞》诗写道:“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 纷纷开且落。”在幽深的山林中,泉水淙淙流淌,溪涧边芙蓉花自在地 开放,没有人知道它什么时候开,什么时候落,这是一片寂静幽深的世 界。又如王维《栾家濑》:“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跳波自相溅,白 鹭惊复下。”在飒飒的秋雨之中,白鹭自在上下。诗人写的是自己的生 命感觉。就像老子所说的“为腹不为目”,不是“目”(外在的感官)所接触 之对象,而是“腹”(整体的生命)所融会之世界。 如果我们把它当做“山水诗”,或者“写景诗”,那么可以说这样的诗 了无足观。描写是这样的简单,内容是这样的单调,单调到只用一句话 就能概括它的内容:山间有一些芙蓉花开了,又落了;秋雨中有一只白 鹭飞来。这样的诗会有什么魅力?这样的诗还算诗吗?读惯了西方写景 诗的读者实在无法对这些单调的描写产生兴趣。人们熟悉的西方写景诗 人,如英国诗人华兹华斯,是这样描述外在景色的。如他的名作《水仙》 写道:“我宛若孤飞的流云,闲飘过峡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uocuilv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