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物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结题报告
一、基本信息:
研究时间:2010 年 10 月 1 日2011 年 6 月 1 日
课 时:108 时
参与人员:
指导教师:
二、参考书目及资料:
《大气压强原理》、《普通实验手册》、《高中实验大全》、《物理与生活》、《摩托车中物
理知识探究》、《密闭液体对外加压强的传递》、《有效进行探究性教学须注意的问题》、《白
炽灯炮漫谈 18 问》、《电与热探究教学的反思》、《利用《密度与社会生活》
三、演示课题成果所需条件:
本课题所有实验均在实验室完成,包含的主要器材都由实验室所取,包含剪刀、玻璃
杯、凡士林等等。其他诸如食盐、气球、蜡烛等均有小组分工获取。
四、结题报告原文:
(一)摘要: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科学,它的研究领域已几乎涉及所有的自然科学和许多社会领域,已
成为各类科学发展的原动力。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它既有科学的思维,数学
的方法,又有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科学方法,科学素质,已成
为物理教学的一项主要任务,不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而是要让学生会发现问题,会提出问
题,会用科学的实验方法和实践的方法去探究这个问题,去解决这个问题,从科学的探究活
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我们物理教学的方法和方式必须进行大规模的变
革。但就初中学生而言他们刚接触物理这门学科,抽象思维的能力较差,个人学习的能力不
强,更缺乏实际的动手能力,个人难以持续的去探讨一个问题。所以我校物理教研组根据初
中学生好奇、好问、好动的特点,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切人点,采用“以学带玩,以玩促
学”的方法确定了《初中物理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的研究。
(二)研究背景:
纵观科学的发展,任何一个科学的发现都离不开科学家对自然现象的质疑,离不开科
学家对自然现象的辛勤的探索;任何一个技术上的创新也都是劳动者对生产实践的探究和再
创造的结果。德国文化教育家斯普郎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把
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的价值感唤醒。”
而传统的物理教学是以传授物理学的知识为主,即向学生传授一般的物理规律,把大量
的知识灌输给学生,用这种方法培养的学生能应付各种考试,在考试中游刃有余,出类拔粹。
但让它们去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或独立地去完成一个研究性的课题,就会困难重重,甚至
束手无策。
(三)目的和意义:
1.让学生通过实验活动感受物理学之美,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
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敢于创新实践的能力。
3.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不折不绕敢于克服
困难的意志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培养学生合理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交流合作,共同提高的能力。
5.培养学生初步掌握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体验物理学和人类社会的关系,体会用物理
学为人类社会服务的意识。
( 四)研究方法:
“创设情景发现和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或实践方案实验探究和调查分析
总结分析交流合作,成果展示”
(五)任务分工:
张磊:收集物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并参与中期的实验操作和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
彭珍:收集物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并参与中期的实验操作和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
刘辉:1.收集物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2.与老师和小组成员商讨确定研究课题和方向;
3.撰写开题报告; 4.汇总各小组成员的实验结果后撰写结题报告。
瞿凤娇:收集物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并参与中期的实验操作和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
荀梦:设计并进行研究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王健:设计并进行研究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蔡清彪:设计并进行研究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张德和:协助进行研究实验,对相应的实验结果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厉俊:协助进行研究实验,对相应的实验结果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六)研究过程:
1 .准备阶段 (2010 年 10 月-12 月)
该阶段各小组成员翻阅大量资料,查询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设计各种现象的物理实验,
并准备了相关实验需要的器材,材料。
2 .实施阶段(2011 年 1 月—2011 年 5 月)
(1)组织开题报告会。对方案论证和评审,领导动员,课题组成员介绍前期研究情况,
交流心得,互相切磋。
(2 )指导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