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明排降水方案(完成版).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降水施工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制: 二O一三年四月 集水明排施工方案 目录 集水明排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1.1 工程基本情况 1.2 工程地质条件 拟建场 层具体组成如下: 本工程原地貌形态自东向西倾斜,地面标高 15.54—22.03m ,地貌类型为剥蚀缓坡— 剥蚀堆积缓坡。工程地质条件:场区第四系厚度小到中等,主要由全新统人工填土层、 上更新统洪冲积层组成,基岩主要为燕山晚期粗粒花岗岩、穿插分布细粒花岗岩岩脉和 煌斑岩岩脉。现场区各岩土层分布特征及其物理力学性质如下: 第( 1)层杂、素填土:广泛分布,该层厚度 0.60-3.70 米,松散、稍湿,以回填粘性土 及粗砂为主,场区北侧以回填碎石、建筑垃圾为主状态,Φ 150,frb=10kPa ; 第( 11)层粉质粘土:该层主要分布在场区北侧,层厚 0.90-5.20 米,黄褐色-褐黄色, 可塑-硬塑,见少量铁锰氧化物,干强度较高,韧性一般。粘聚力 C=25.6kPa ,内摩擦角Φ =13.70 ,frb=50kPa ; 第( 12)层粗砾砂东北角有分布,层厚 0.80—3.30 ,黄褐色,饱和,中密-密实,以长石、 石英粗颗粒、碎石为主,含 10%-20%左右粘性土,呈胶结状,级配较好,磨圆一般,等 效内摩擦角ΦK=300 ;frb=80kPa ; 第( 16)上层:强风化花岗岩上亚带,该层场区分布广泛,黄褐色-浅肉红色,粗粒结 构,块状构造,节理裂隙密集发育,岩体极其破碎,岩芯松散呈粗砾砂状,等效内摩擦 角Φ=450 ,frb=150kPa ; 第( 16)下层:强风化花岗岩下压带,该层场区分布广泛,肉红色,粗粒结构,块状构 造,节理裂隙密集发育,岩体极其破碎,岩芯呈角粒-碎块状,手掰易碎。等效内摩擦 1 集水明排施工方案 角Φ=500 ,frb=180kPa ; 第( 17)层花岗岩中等风化带,粗粒结构,块状构造,裂隙发育,岩体较破碎,等效内 摩擦角Φ=550 ,frb=300kPa ; 2.气候及水文地质条件 本工程所在地属于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夏季凉爽,冬季温暖。青岛市 1951 年以 来的气象统计资料表明:年平均气温 13.8℃,最高气温 32℃,最大降雨量 1272.7mm, 年平均相对湿度 68% ,雨季主要集中在 6 ~8 月,年平均降雨量为 714 mm。 场区赋存地下水,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上层滞水及岩基裂隙水,其中上层滞水主要 赋存于填土层中,基岩裂隙水主要以层状、带状赋存于基岩强风化带、岩脉旁侧裂隙密 集发育带中。根据青岛地区凿井抽水试验资料,基岩风华裂隙水单井涌水量一般小于 20m3/ 日。 3. 明排降水方案 本设计主要以建筑物落地平面展开,本工程据现场踏察及地勘揭示:场区内稳定水 位埋藏浅,含水层厚度较厚,渗透系数较大;根据设计要求,采取集水明排降水。 3 .1.明排、集水井布设及做法 本工程降水面积约为 8000㎡,根据现场探坑水位实际情况,地下水稳定水位标高为 14.04m-17.56m,基础基底标高为 10.701-11.96m,当降水标高低于基础底 500mm 时, 能够满足实际施工降水要求。 底板混凝土未浇筑完成前,在现场设置四个集水坑,每个尺寸 2000 长*2000 宽*1000 深,根据现场爆破情况,在基坑东侧有两个爆破超深区域可作为集水坑使用,集水坑内 设置潜水泵排水,如图 1。 2 集水明排施工方案 现场基础标高西低东高,底板浇筑完成后,排水沟设置在基坑四周,排水沟尺寸为 300*300 ,设置 4 个集水坑,集水坑宽长深尺寸分别为 500 ×1000×1500mm,集水坑内水 泵采用污水泵进行排水,集水坑布置以及排水明沟做法、集水井做法如图所示,如不能 满足降水

文档评论(0)

汪汪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