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而》 等篇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8 《述而》 等9篇教案 一、教学目的:通过9段文字的学习,理解其内涵,并能背诵默写。 通过讨论分析,理解孔子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对这几段文字的理解。 难点是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它的现实意义。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四、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学习《述而》6篇 通过诵读、讨论、点拨加以理解 教学过程: 直接导入:在上一章中,我们已经学到了一些孔子的精彩论断,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述而》中孔子又会给我们带来哪些精辟的见解。 什么是述而? 《论语·述而》第七,等于是《学而》这一篇的注解,并且连带发挥前面六篇的内涵,引伸了学问之道。述,即是叙述、记述的意义。 学习碑文十一:“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学生朗读,思考,谈谈自己对这个碑文的理解。 先从字面上理解:? (1)坦荡荡:心胸宽广、开阔、容忍。? (2)长戚戚:经常忧愁、烦恼的样子。? 这个碑文的意思是: “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点拨: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是自古以来人们所熟知的一句名言。许多人常常将此写成条幅,悬于室中,以激励自己。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应当有宽广的胸怀,可以容忍别人,容纳各种事件,不计个人利害得失。心胸狭窄,与人为难、与己为难,时常忧愁,局促不安,就不可能成为君子。? 孔子在《学而》篇中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一个人一生没有人了解,虽有学问而没有发展的机会,还是不怨天、不尤人,这种修养是很难。所以君子要做到“坦荡荡”,胸襟永远是光风霁月;像春风吹拂,清爽舒适;像秋月挥洒,皎洁光华。内心要保持这样的境界,无论得意的时候或艰困的时候,都是很乐观的。但不是盲目的乐观,而是自然的胸襟开朗,对人也没有仇怨。像包公、赵清献都做到这样的境界,这是“君子坦荡荡”。至于小人呢?“小人长戚戚”,小人心里是永远有事情的,慢慢就变成狭心症了——这是笑话,借用生理的病名,来形容心理上的病态,小人永远是蹩住的,不是觉得某人对自己不起,就是觉得这个社会不对,再不然是某件事对自己不利。我们都犯了这个毛病,有时候:“唉!这个社会没得搞的。”言外之意,我自己是了不起,而这个社会是混蛋。这也是“长戚戚”的一种心理病。心里忧愁、烦闷、痛苦。所以这两句,可以作座右铭,贴在桌旁,随时注意自励,养成坦荡荡的胸襟。 四、学习碑文十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学生齐声朗读 提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学生交流回答: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3、学生思考讨论:这句话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帮助?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孔子说,三个人走在一起,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其实孔子这句话,还是打了折扣,应该说各个都是自己的老师。比我好的固然是我的老师,不如自己的也是我的老师。因为看到他笨、他坏,自己就会反省:不要这样笨,不要这样坏。所以他们都是我的老师,足以借镜反省。 孔子这句话同时说明了研究学问,不光是在死的书本上下功夫,还要在社会上观察:别人对的要学习,不对的要反省。这句话听起来很平常,都懂得这个道理很对,应该这样做。可是照我们的经验,人都不肯这样做,包括我在内,人们多半有一种傲慢的心理。照孔子的态度,对比自己好的人要尊敬,向他看齐?可是发现一个比自己好的人时,由于这种傲慢心的作用,自己心里很难受。再过两秒钟,觉得自己还是比他好,于是越想自己越好,有如当年在大陆时乡下人说的:“天大,地大,我大。月亮下面看影子,越看自己越伟大。”人类就天生有这种劣根性。所以孔子这几句话看起来很平淡,没有什么难处,仔细研究起来,若说在人群社会中,真发现了别人的长处,而自己能从内心、从根性里发出改善、学习的意念,是很不容易作到的。 五、学习碑文十五:子曰:“志于道,据于德(1),依于仁,游于艺。” 补充注释: (1)德:旧注云:德者,得也。能把道贯彻到自己心中而不失掉就叫德。? (2)艺:艺指孔子教授学生的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都是日常所用。 1、请学生理解这段碑文的意思: 译文: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藉,活动于(礼、乐 等)六艺的范围之中。 2、教师对这段碑文简单阐释: 《礼记·学记》曾说:“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 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及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这个解释阐明了这里所谓的“游于艺”的意思。孔子培养学生,就是以仁、德为纲领,以六艺为基本,使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sd33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