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后病变和淋巴瘤的诊断及活检陈克敏课件.ppt

腹膜后病变和淋巴瘤的诊断及活检陈克敏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患者,有肾癌病史,行右下腹肿块穿刺活检后 腹膜后出血 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行CT引导下穿刺活检, 腹膜后巨大血肿 外伤后腹腔内和腹膜后血肿 Castleman综合症和结节病 -巨淋巴细胞增生症 是淋巴结的一种良性病变,多发生在纵隔和肺门,部分也可发生在腹膜后或肠系膜。 结节病 也可出现腹部淋巴结肿大,发生率约30%,通常有胸部表现,其为自限性疾病。 Castleman病 T1 fsT2 DWI Cor-FIESTA 如上同一病例的MRI LAVA-C、C+ 小结 腹部淋巴瘤为全身性疾病,明确累及部位和范围及作出病理诊断对于治疗和预后相当重要 影像学检查在淋巴瘤和淋巴结病变的检测中具有重要作用,包括CT、MRI和PET-CT等 CT定位下的病灶活检是一种微创安全的检测手段,应注意术前和术后的处置。 女性,38岁,畏寒,间歇性发热半月余 后腹膜淋巴结和脾恶性淋巴瘤伴坏死,符合NK T细胞淋巴瘤,高度侵袭型 女性,69岁,腹痛一月 肠系膜根部非霍奇金淋巴瘤 鉴别诊断 转移性淋巴结和肿瘤 肉瘤 神经源性肿瘤 结核和感染 腹膜后纤维化 Castleman(巨淋巴细胞增生症) 腹膜后血肿 转移性淋巴结和肿瘤 是淋巴结肿大中最常见的病变之一 通常可追溯到原发性肿瘤 病灶通常位于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及肠系膜根部周围 可为散在增大的淋巴结或融合成肿块状,常不对称,向周围呈侵润性生长 转移性低分化癌 腹膜后淋巴结穿刺: 恶性肿瘤,倾向低分化鳞癌 后腹膜淋巴结转移性腺癌 后腹膜肉瘤 脂肪肉瘤 平滑肌肉瘤 纤维肉瘤 横纹肌肉瘤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血管肉瘤等 脂肪肉瘤、平滑肌肉瘤、纤维肉瘤在肉瘤中相对常见 脂肪肉瘤可分为实性型,混合型和假囊型 平滑肌肉瘤常可见明显的不规则强化 多形性脂肪肉瘤 T1 T2 STIR 导管性脂肪瘤 女性,58岁,右下腹隐痛伴肿块 后腹膜粘液性脂肪肉瘤 肠系膜纤维脂肪瘤样增生 女性,42岁,右上腹隐痛不适 平滑肌肉瘤 患者, 男性,68岁,体检发现左下腹肿块16个月, 于外院手术切除,目前肿瘤术后复发 病理:平滑肌肉瘤,高度恶性 神经源性肿瘤 包括副神经节瘤、节细胞神经瘤、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等,多位于腹膜后椎体旁,边界清楚,可出现神经孔的扩大,强化较明显,神经纤维瘤好发于肠系膜和网膜。 穿刺证实:腹膜后副神经节瘤 男性,46岁,反复腹痛4年余下 后腹膜副神经节细胞瘤(嗜铬细胞瘤) 后腹膜副神经节细胞瘤 后腹膜副神经节细胞瘤(嗜铬细胞瘤),潜在恶性 患者,女性,45岁,有高血压史6年 女性,44岁,反复中上腹部胀痛不适伴发作性头晕血压升高 后腹膜胰腺旁副节细胞瘤,潜在恶性 女性,12岁,体检发现腹部占位1月余 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 骶骨前方节细胞神经瘤 后腹膜神经鞘瘤 患者,男性,48岁,消瘦三月余,腹痛两周 恶性神经鞘瘤 结核和感染 结核引起的淋巴结肿大呈中心低密度,边界常较清楚,增强后周边环形强化为其特征性表现,可见到网膜和系膜的结节、冷脓肿和腰椎结核等改变,感染性病变还可表现为腹膜后脓肿。 术后证实:结核,如果此人术前穿刺活检,即可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治疗 F/20,结核 腹膜后纤维化 为原因不明的腹膜后非特异性炎性瘤样增生,症状无特异性,与腹膜后器官或组织被纤维组织包裹、压迫有关。 多表现为包绕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的软组织片状影或块影,通常会累及输尿管,无其它部位的淋巴结肿大。 M/78,腹膜后特发性纤维化,致左侧输尿管腹腔段狭窄 纤维组织伴炎细胞浸润,后腹膜特发性纤维化 患者,男性,51岁,持续中腹部一带状部位持续性隐痛 腹膜后血肿 后腹膜血肿大多为医源性,由于过度抗凝所致,或病人存有严重的出凝血机制障碍,也可以是腹主动脉瘤或其他富血供肿瘤的破裂出血及外伤性血肿。 急性期表现为高密度,慢性期低密度,增强后无强化,边缘光整,张力较高 腹膜后病变和淋巴瘤的 诊断及活检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陈克敏 腹膜后腔为腹膜壁层与腹后壁腹内筋膜之间的间隙,其内含有许多脏器和一定量的蜂窝组织,上界为腹膜在膈下于肝脏表面的转折处,下界为骶岬及小骨盆缘。 定义 以肾筋膜分区 腹膜后腔以肾筋膜为中心分为 肾旁前间隙 肾周间隙 肾旁后间隙 肾旁前间隙位于腹膜壁层与肾前筋膜和侧锥筋膜之间; 肾周间隙位于肾前筋膜和肾后筋膜之间; 肾旁后间隙位于肾后筋膜、侧锥筋膜与腹内筋膜之间. 在腹膜后间隙的蜂窝组织中含有部分内脏、血管、淋巴结及神经组织等。 肾旁前间隙内含有胰腺、十二指肠、升、降结肠和肠系膜血管、淋巴结等。 肾周间隙内含有肾上腺、肾脏、肾血管、输尿管和肾脂肪囊等。 肾旁后间隙内含有肾旁脂体、血管、淋巴管等,无实质性脏器。 组成内容 腹膜后间隙在解剖学、影像诊断和临床治疗方面,都被认为是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