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凉山西昌礼州镇川南第一古镇.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川凉山西昌礼州镇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驿站, 世称川南第一古镇 礼州镇中心小学 礼州古镇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一大驿站, 是凉山彝族自治州的一座古镇, 被称为川南第一古镇同时也是红军长征走过的地方。 两千年历史礼州古镇,镇守着西昌“北大门” 青瓦粉墙的民居,拾阶而上 的青石梯,苍翠的黄葛树……和巴蜀许多古镇一样,西昌礼州古镇也在山水的 环绕与滋润中,道出了几许乡土深情的寄语。 如今的礼州古镇县城建于明朝年间,礼州城镇内外有七街八巷。有四大城 门,东边是迎晖门(现名新运门),南边是启文门,西边是宝城门,北边是迎 恩门。这里不仅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一大驿站,也是红军长征走过的地方。 由北向南的安宁河依偎在牦牛山下蜿蜒,千百年来滋润着一大片平原上繁衍生 息的子民。安宁河谷平原作为四川第二大平原,稻粟飘香,瓜果甜蜜。礼州是 西昌的“北大门”,是离西昌最近的驿站,换句话说,到达礼州,西昌也不远 了。既然人类早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活,我们称西昌或者今天的西昌市礼州镇历 史悠久, 实在不足为奇。 《元史?地理志》 记载有文: “礼州在路西北,泸水东, 所治曰笼么城。南诏末年诸蛮相侵夺,至段氏兴,并有其他。至元九年平之, 设千户所。十五年改置礼州。”现存的礼州古镇,建于明代,从建筑特点完全 可以看出明、清时期文化风貌和影响。登高俯瞰,古城池占地约 1 平方公里, 初建系沙土夯筑,清乾隆时期重以砖石修葺。城池方正,墙高 6 至 7 米,墙厚 8 至 12 米,有城垛子 600 余个随城墙排列整齐。 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 礼州 镇 1995 年 1 月 14 日被列为四川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尽管规模小了一些,但礼州古城仍然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四四方方的小城。 东南西北四个城门,东为迎晖门、南为启文门、西为宝城门、北为迎恩门,四 门对峙,十字开街道贯穿城中,古城内外有七街八巷,巷陌相互连接。最妙的 是小城东部列着一条千米街,恰似左右两翅,活脱脱把一个小城,装点成了一 顶“乌纱帽”,小城南北的两条护城河,恰似分坠“帽子”两侧的飘带 ;南北街 衔接处的一座钟鼓楼,恰似一绺插在帽后的红缨,看起来,别有一番风貌。格 局还在,簇新的建筑随经济的增长不断覆盖着历史的痕迹,特别是在古城的外 围,居民的楼宇霸气地生长,外墙要么涂料要么瓷砖,与古城的气质和色彩都 不般配,让人一下就看出新与旧的反差。当然,这似乎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钱真是一个怪东西,哪里是人聚集的地方它就会往哪里去。直到今天,礼州市 肆井然,商贾云集,沿街大多数是各种摊贩,五颜六色包装的商品时刻勾引着 人的眼睛和钱包。不一样的是,南来北往的人流,积淀起了南北风情、东西习 俗兼而有之。特别是厨艺,夸张地说是味俱京、川、广、鲁、扬、海等六大菜 系,色呈汉满蒙回彝五族风度 ;你也可以说这是我的想象,但好味道的小吃算名 不虚传了,许多独到的品种,像王凉粉、郑醪糟、严糍粑、陈汤圆、周豆腐脑、 赵洪酸汤面,陈朝相豆花饭等等,确实别有一番风味。西昌城里的人假日习惯 驾车而去,就为了饱口福。外地自驾车的游客,也不会放过味蕾的召唤。如果 有心,在游玩小吃之余,你还可带上一些土特产品,把细如银丝的手工挂面、 香气扑鼻的太和豆豉带回去,与家人朋友共享。 生活的滋味,串联起的是人间烟火。百姓对日常生活的热爱,使得小城的 人性情绪得以长久的赓续。 礼州镇历史悠久曾有七朝设县郡,五代设置州所,如:蜀军安营驻戌,太平 军筑台吊鼓, 工农红军打富济贫等的历史遗迹, 礼州古镇南丝绸之路牦牛古道的 驿站。礼州镇境内有三处古城建筑和新石器时代遗址, 出土文物有千余件。 也是 凉山州首府西昌的北大门以及各民族人民进行政治, 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城镇, 如今礼州镇被列为四川省级历史文

文档评论(0)

kxg20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