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概况.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1中国循环经济概况 1.1.1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脉络 从20世纪末中国学者根据德国和日本的相关做法开始引入循环经济到颁布《循环经济促进法》,经历了理念倡导、国家决策和试点示范之后,中国经济的崛起带来了循环经济的全面推进。早在2004年就有学者指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循环经济的方法主要是物质流管理,这与德国在2004年之后的环境政策新理念相吻合。循环经济主要的实践形式开展在企业、产业园区和社会三个层面。企业层次上的清洁生产方式能够实现企业内部的原料循环利用和能量阶梯级利用,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包括企业之间搭建生态产业链条和建设高效共享的能源、水等公共资源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层面上,我国学习日本的“静脉产业”积极建立回收、再利用和资源化各类废弃物的产业,通过世博会在消费领域积极倡导资源能源节约、合理消费和绿色消费。但是2011年1月25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届中国绿色经济TIO峰会上国家工信部节能和综合利用司司长周长益表示,发展循环经济,资源的再利用是下策。发展循环经济的上策是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他表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把环境友好型体系作为重要的抓手,这是实现“十二五”发展的必由之路,所以节能减排是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着力点。 1.1.2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三种区域战略模式 根据目前中国循环经济推广的实践情况,在不同地区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技术经济条件、资源环境形势下,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选择和转型的类型不同,其具体实践模式各具特点,相关政策所呈现的需求不同。从地区经济发展阶段、技术经济水平和发展目标看,中国目前循环经济出现了三种区域战略模式。 中国的西部地区存在着交通不便、资金和技术匮乏、人力资源稀缺,生态脆弱等不利因素。20多年来,虽然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但是资料显示,我国18%的GDP是以“生态透支”换来的。而西部地区的就是这种“生态透支”的典型代表。对于地处中国西南地区的贵阳来说,作为西部发展循环经济的代表,只有做好自己提出的“两个环节、三个核心系统和八个循环体系”建设,才能更好的实现经济技术的飞跃。 以辽宁为代表的东北老工业基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资源存量的不断减少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结构性、体制性和资源环境等问题日益突出,“高消耗、低效益、高排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得它们的环境和资源没有能够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在2002年提出的“3+1”循环经济模式成为了它们现在发展循环经济的主旋律。 而江苏苏南、上海、浙江等地是中国最发达的地区。从发展阶段看,循环经济发展与东部地区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是同步合拍的,技术经济条件和制度条件都较好。所以东部地区通过大力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结合生态省建设,立足本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状况,分别制定了循环型社会规划,并在全省范围内积极开展了循环经济试点工作。 1.2从德日模式看中国模式的发展趋势 1.2.1德日模式与中国模式的对比 走在全球循环经济领域前列的国家有很多,但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德国和日本。他们的循环经济运行模式已经成为了国际上的典型代表,被许多国家模仿和借鉴 德国通过发掘公众潜力,吸引更多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并呼吁他们承担责任,利用市场机制和市场手段提高资源利用率,尽早调整生产规则减少危险废物和降低长期成本,运用循环经济原则带来长期经济效益的手段来推广循环环境政策新理念并到达整体性的物质流管理。 与德国相比,虽然日本建立循环型社会的称谓不同,但是他们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发展过程是基本一致的。日本建立循环型社会采用一种“动”“静”结合的模式,即环保产业化,发展“动脉”产业;产业环境化,发展“静脉”产业;“动脉”和“静脉”结合或连通,并趋向物质流动平衡。 关于中国循环经济的内涵,国内众说纷纭。20世纪末中国学者根据德国和日本的相关做法开始引入循环经济,但是由于所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不同,面临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不一,相比德国和日本我国所追求的直接目标是不同的。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是为了缓解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强度,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我国虽然幅员辽阔,但是物资稀缺,尤其是一些地方的经济发展方式仍未很好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使得原本已经稀缺的资源更加捉襟见肘,加之我国许多地方经济技术水平落后,能源资源再利用效率低下进一步加剧了能源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局限。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立法不仅总结了国内外大量的实践经验,还将时代特征、中国特色、行业特点和自身特长有机结合,形成并采用了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的发展和立法模式。 1.2.2中国循环经济未来发展趋势 虽然我国在循环经济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我们不置可否的是我国在循环经济方面的发展相比一些西方发达国家而言仍然是落后的,即使是对于我们的邻国日本也相去甚远。从德日发展循环经济的历程可以看出我

文档评论(0)

pengyou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