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指导学生阅读文《苏武传》,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内部语
言机制,转化为动态的语言。
2、思维发展与提升。挖掘人物传记的人物传记的文学内涵,提高学生的思维品
质,培养发散性思维,建设思维模型。
3、审美鉴赏与创造。把学生和文本建立联系,突出弘扬爱国主题,探讨新时代
中如何继承苏武的伟大民族精神。
4、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历史人物身上的品性,初步形成个人与国家的正确认
识,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点:
了解苏武身上的品德,联系实际找出相关的作文话题。
赏析并能摹写相关片段。
教学难点:
发散思维,挖掘作文话题。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都是十七八岁的姑娘小伙了,自己体会一下十七八年的光景,这十
七八年我们有多少的幸福时光,有多少成长与收获。这十七八年太珍贵了。而
有一个人居然用十九年的时间,甘心忍受匈奴的囚禁与压迫,也不愿意投降,
于是书写了一曲高亢的民族气节之歌,这一壮举也被载入史册,被后人广为流
传,这个人就是汉代的苏武,今天我们就一起翻开历史的卷轴,来品阅一下苏
武的传奇故事。
二、 文本回顾
请同学复述文章内容,每个自然段都叙述了些什么内容。
(学生小组讨论,由一组回答,ppt 逐个展示情节过程的小标题)
出使匈奴,单于受礼——缑王谋反,祸及汉使——舍生取义,以死明志——
卫律劝降,威武不屈——饮雪吞毡,此志不渝——李陵劝降,忠贞不二——
汉匈和亲,请还苏武——历尽艰难,发白归汉。
三、 素材激活与联想
1、从名言中积累
(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论语·子罕》
(2)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论语·卫灵公》
(3)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 《论语·微子》
(4)贞松标于岁寒,忠臣亮于国危。 ——房玄龄
(5)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 ——苏轼
(6)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 ——罗贯中
(7)两腿直立的普通人,比屈膝下跪的名人高大。 ——古希腊谚语
2、话题解读及应用
民族气节:
地窖的阴暗潮湿不仅没有让他的心灵黯淡,反而让他的心更加明亮;塞外
朔风大雪虽然让汉节旄毛尽脱,但苏武心中的那杆赤诚大旗却猎猎飘扬;19 年
的饥寒苍老了他的容貌,但千古的气节却让苏武的青春永驻!
相关话题激活:小巨蛋谢绝收购
面对我国国人牙齿日益严重的健康问题,小巨蛋牙膏倡导简易生活哲学,
提高高压力人群清晨洗漱愉悦率,延缓国人牙齿衰老。小巨蛋牙膏的品质备受
瞩目,3 月面世便签订金鸡百花成为该电影节唯一官方指定牙膏品牌,5 月其创
始人 90 后企业家杨磊被美国华人频道采访,7 月登陆美国时代广场大屏,8 月
被世界 7 国二百多家媒体争相报道,9 月小巨蛋牙膏销量突破了五千万大关。
小巨蛋牙膏成功吸引国际巨头的关注,海外日化巨头以五亿巨资收购国民品牌
小巨蛋牙膏,小巨蛋公司明确表示:诚挚感谢国际巨头的好意合作,小巨蛋品
牌谢绝收购。这种表态彰显了作为民族日化品牌标杆的高尚道德情操,体现了
中国本土品牌的民族气节。
四、 片段赏析
(一)人生因气节而可贵。风雨中僵卧孤村的陆游,心中仍想着报国,直
至临死还不忘嘱托儿女“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样的气节,难道不是一个国家
最需要的支撑吗?那渴饮雪,饥吞毡的苏武,不畏匈奴贵族的压迫,心如铁石
坚,这样的气节,难道不是每一个在逆境中迷茫的人所要学习的吗?岳飞“壮
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他仰天长啸着“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样
的气节难道不是中华民族最璀璨的明珠吗?翻开书页,抚摸那些历史的印记,
是否觉得肺腑间充满了豪情?然而历史不仅仅停留在过去,历史会走过我们,
踏向未来,就让人生的气节走近我们,也以同样豪迈的脚步跨向未来!
(二)他本来是可以逃走的,因为那起动乱的参与者是副使张胜,同他没
有任何关系。可他没有逃跑,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