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毫米、分米的认识》(数学人教三上).docx

【教学设计】《毫米、分米的认识》(数学人教三上).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课时编写:安徽省淮北市黎苑小学 韩东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了解了一些测量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是学生以后学习测量长度、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这部分内容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是学生身 边的数学。因此学生的已有经验比较丰富,这就为毫米和分米的认识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之前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 并掌握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 能进行简单的 估测和测量活动,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 这些都为进一步了解、认识长度单位 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学生已有的经验是比较丰富的了。 第 1 课时 毫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 毫米的认识。 (教材第 21、第 22 页 )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使他们初步 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 建立 1 毫米的概念, 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并能掌握毫米与厘 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 2、借助具体的测量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获得积极的学习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较为准确的“ 1 毫米”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课前准备 硬币一枚( 1 分、2 分或 5分的),磁卡一张(电话卡、商店积分卡或储蓄卡),学生 尺,曲别针,铅笔盒,数学书,铅笔或签字笔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 (1)师生一起回忆,曾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米、厘米) (2)请同学们以厘米为单位,分别测量曲别针、铅笔的长度。 (3)集体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测量的。 2、导入。 请同学们根据掌握的知识,估计一下我们的数学书的长、宽和厚大约是多少厘米。 提出问题: “究竟数学书的长、 宽和厚大约是多少厘米呢?谁估计的结果更接近准确数 据呢?”请同学们分成小组对数学书的长、宽和厚进行实际测量。 【设计意图:先通过复习旧知,为本课学习打下基础,然后提出“数学书的长、宽和 厚大约是多少厘米”这一现实性问题,顺利引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1、认识毫米。 (1)分组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和厚。 (2)组织全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对测量结果进行交流。 数学书长:不到 21 厘米,差 2 个小格。 宽:不到 15 厘米,差 2 个小格。 厚:不到 1 厘米,只有 6 个小格。 提出问题:要想精确地表示出测量结果,而测量的长度又不足整厘米,怎么办呢? 引出毫米: 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 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位于 厘米间的 1个小格的长度,就是 1 毫米。 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 2、学习 1厘米=10 毫米。 请同学们拿出尺子, 从尺子上选定 1 厘米的长度, 数数在 1 厘米的长度里有几个小格? (10 个)每个小格的长度有什么特点?(长度相等) 从观察和数格中得出,把 1 厘米平均分成 10份,每份就是 1 个小格,长度是 1毫米。 1 厘米 =10 毫米。 教师板书: 1 厘米 =10 毫米 【设计意图: 通过观察、比较,帮学生建立 1 毫米的长度观念,同时,让学生理解厘 米与毫米的关系。】 深刻感悟 1 毫米的长度,形成直观印象。 (1)说一说,在生活中哪些东西的长、宽或厚约是 1 毫米。(硬币、磁卡、钥匙等) (2)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品通常是用毫米作单位计量的。 (电脑演示: ①自动铅笔、 签字笔标志0.5mm、0.7mm等;②天气预报,今日降雨量达到了多少毫米) ( 3)说一说,数学书的长、宽和厚各是多少厘米,多少毫米。 ( 4)猜一猜,学生尺的厚度是几毫米。然后同桌合作验证猜的结果对不对。 三、巩固练习。 1、学生根据本课的新内容完成“做一做”第 1、 2 题。 第 1 题让学生根据图示读出刻度尺所测量的物体长度。 明确先 1厘米 1 厘米地数, 不满 1 厘米的再 1 毫米 1 毫米地数,这样的方法更加的快捷方便。学生读数,再指名汇报。 第 2 题让学生先估算,再测量,然后集体订正,指名说说理由。 2、完成“练习五”第 2 题。 以毫米为单位测量出每条边的长度,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四、总结反思。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各自的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既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又能锻炼学生的表 达能力。】 教学反思 1、选择大量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为学具,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 了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这节课中,教师准备了帮助学生建立 1 毫米的长度观念的物品,给学生留下了清晰、 深刻的印象。 同时把测量的物品都换成实物, 为准确的估计提供条件, 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 的能力, 使学生认识到了数学就在身边, 只要

文档评论(0)

dianxin124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