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菱形教学教案.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菱形 (2)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探究菱形的判定方法,掌握菱形的判定定理.了解菱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经历思索菱形判定思想的过程,领会菱形的概念以及应用方法,发展学生主动探究的思想和说理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良好的思维意识以及合情推理能力,感悟其应用价值. 重难点、关键 重点:理解和掌握菱形的判定定理. 难点: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 关键:应用观察、运动的观点探究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把握菱形是平行四边形的特殊事例的这一前提来寻求菱形固有的特性. 1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投影仪,制作投影片,补充本节课有关的内容并制成投影片; 教具准备:长短两根细木条,钉子,橡皮筋. 学生准备:复习菱形性质,预习菱形判定定理. 学法解析 .认知起点: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等有关知识的基础上,  ?积累了一 定的推理经验. 2.知识线索: 3 .学习方式:以操作引入,迁移的方式展开学习, ?采用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来解决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 一、回顾交流,操作导入 教师提问: .菱形的定义是什么 (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菱形具有哪些性质呢 性质:( 1)边的性质:对边平行,四条边都相等; 2)角的性质:对角相等; 3)对角线的性质: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4)对称性: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两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 学生活动:采用相互提示、回顾并回答的方法,结合图形直观理解. 【课堂演练】(投影显示) 填空 1.菱形的周长为 12cm,一个内角等于 150°,则它的面积是 _____. (答案:) 2.矩形的一条边长为 4cm,面积为 20cm2,则这个矩形的一条对角线长为 ______. ( ?答案: 41 cm) 3.菱形中较大角是较小角的 3 倍,高为 5cm, ?则这个菱形边长为 ______. ?( ?答案: 5 2 cm) 【活动方略】 教师活动:操作投影仪,组织学生演练,然后提问个别学生.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完成填空题,通过训练,达到回忆的目的. 【设计意图】用合作交流的方式复习概念,再通过课堂训练,以练促思. 二、教具演示,观察发现 【问题牵引】 教具:两根一长一短的细木条,钉子、橡皮筋. 操作:教师在两根细木条的中点处固定一个小钉子,做成一个可转动的十字,再将四 周围上一根橡皮筋, 做成一个四边形, 问:这个四边形是怎样的四边形 (答:平行四边形).教师继续操作教具,转动木条,问:将木条转成互相垂直的位置,这时这个平行四边形是怎样的平行四边形呢为什么 回答:学生观察后回答:因为将木条转成互相垂直后,这个平行四边形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可以得到这个平行四边形一组邻边相等,根据菱形定义,它是菱形. 【形成定理】(教师板书) 菱形判定定理: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归纳方法】(学生归纳) 菱形的判定方法: 1)边的关系:是平行四边形,并且有一组邻边相等. 2)对角线的关系:是平行四边形,并且对角线互相垂直. 三、范例点击,应用所学 例 2 如图, YABCD的对角线 AC、BD交于 O,AB=5,AO=4,BO=3,求证 YABCD是菱 形.( ?投影显示) 思路点拨:由于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构成了△ ABO是一个三角形, ?而 AB=5,AO=4, BO=3,由勾股定理可知∠ AOB=90°,这样可利用菱形判定定理证得. 【活动方略】 教师活动:操作投影仪,分析例 2. 讲明分析思路,是利用勾股定理求证∠ AOB=90°(板书) 教师活动:补充课堂演练题.组织学生应用知识. 演练题 1:如图,在矩形 ABCD中,BC=2AB,E 是 AD上的点,∠ BCE=75°,?求证:?BE=BC. 思路点拨:已知四边形 ABCD是矩形,∠ BCE=75°,所以∠ DEC=75°,∠ ECD=15°, ? CD为边,在矩形外作∠ DCF=60°,这样得到∠ F=30°,得到 CF=2CD=2AB=BC,∠ FCE=? ∠ FEC=75°,只要证四边形 BCFE是菱形即可;本题还可以证△ BCE≌△ FCE来解决. 学生活动:分析、思考,完成演练题 1,然后上台演示、交流. 证明:以 CD为边在矩形 ABCD的外面作∠ DCF=60°交 AD的延长线于 F,则∠ F=30°, 又∵四边形 ABCD是矩形, ∴∠ DEC=∠ BCE=75°, CF=2CD=2AB=BC.∠ DCE=∠ DCB-?∠ ECB=90° -75 °=15°, ∴∠ ECF=∠ ECD+∠ DCF=15° +60° =75°. ∴∠ ECF=∠ FEC=75°,∴ EF=CF,∴ EF=BC.又 BC=CF

文档评论(0)

137****954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