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溶血性贫血.ppt

  1.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诊断和鉴别诊断 如有溶血性贫血,直接Coombs试验阳性,近4个月内无输血或可疑药物服用史;冷凝集素效价正常,可以考虑温抗体型AIHA的诊断。 Coombs试验阴性,但临床表现较符合,糖皮质激素或切脾有效,除外其他溶血性贫血(包括先天性溶血性疾病、非免疫性因素导致的溶血性贫血及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可诊断为Coombs试验阴性的AIHA。 排除各种继发性AIHA的可能,无病因查到者诊断为原发性AIHA。 继发性AIHA必须依据原发病的临床表现和有关实验室检查加以鉴别。 治疗 (一)病因治疗 有病因可寻的继发性AIHA患者应治疗原发病。 (二) 控制溶血发作 糖皮质激素 脾切除 其他免疫抑制剂 其他 (三)输血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断 1、诊断步骤 (1)确定是否溶血性贫血 (2)确定溶血部位(血管内、血管外) (3)寻找溶血的原因 诊断和鉴别诊断 2、诊断 (1)病史:家族史、地区性、理化因素接触史、明确的感染史。 (2)急慢性HA的临床表现,红细胞破坏增多,红系代偿增生,红细胞缺陷寿命缩短——HA 诊断和鉴别诊断 溶血部位 血管内溶血:异型溶血,PNH 血管外溶血:自身免疫性HA,红细胞膜异常 诊断和鉴别诊断 3、病因诊断 实验室检查: ①RBC形态学检查 ②红细胞脆性试验 ③Coomb’s test――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诊断和鉴别诊断 ④三溶试验, 毒蛇因子溶血试验――PNH ⑤异丙醇试验,Heinz小体――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⑥Hb电泳,肽链分析――地中海贫血 ⑦G-6-PD活性测定,高铁血红蛋白原试验――G-6-PD缺乏症 ?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原理:是测定红细胞对不同浓度 低滲氯化钠溶血的抵抗能 力 渗透脆性减低 渗透脆性增高 方法: 0.6 0.4 0.2 NaCl 参考值 开始溶血:0.42%~0.46%(4.2~4.6g/L)NaCL 完全溶血:0.28%~0.34%(2.8~3.4g/L)NaCL 临床意义 (1)脆性增高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2)脆性减低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海洋性贫血、缺铁性贫血 Hereditary pherocytosis Osmotic Fragility 诊断和鉴别诊断 (二)鉴别诊断 1、有贫血及网织红细胞增多者,失血性,缺铁性和巨幼细胞贫血恢复早期。 2、兼有贫血及非胆红素尿性黄疸者,无效红细胞生成。 3、患有非胆红素尿性黄疸而无贫血者,家族性非溶血性黄疸(Gilbert综合征)。 4、有幼粒――幼红细胞性贫血 5、肝、胆疾病 治疗 (一)去除病因及诱因 (二)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 适应证: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 PNH。 (三)慎重输血 AIHA及PNH只能输生理盐水洗涤3次的红细胞,否则可加重溶血。 治疗 (四)脾切除 适应证: 1、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首选脾切 2、难治的AIHA 3、部分海洋性贫血及丙酮酸激酶所致的 贫血。 (五)碱化尿液、利尿、输液 (六)并发症防治:休克、肾衰、心衰等。 治疗 其它:基因治疗 酶诱导剂:苯巴比妥—加速胆红素代谢 光疗:新生儿溶血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G6PD)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红细胞内戊糖磷酸途径 遗传性缺陷 X染色体(Xq28) 伴性不完全显性遗传 G6PD的酶活性减低 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 还原型谷胱甘肽GSH 活性降低 海因小体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实验室检查 1、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75% 2、红细胞海因小体生成实验>5% 3、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测定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临床表现 (1)家族史 (2)HA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3)抗人球蛋白试验(-)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类型: 1、蚕豆病 2、药物诱发 治疗: 1、去除诱因 2、对症支持治疗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 PNH是一种由于造血干细胞磷酸酰肌醇糖苷A(PIG-A)基因突变所致的疾病,表现为后天获得性红细胞膜内在缺陷的慢性血管内溶血性贫血,临床上主要以慢性血管内溶血性和血红蛋白尿为特征 发病机制 造血干细胞的PIG-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是糖基磷脂酰肌醇(glycosyl-phospha

文档评论(0)

学习让人进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活到老,学到老!知识无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