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常用意象.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诗词常用意象集锦 意象是鉴赏诗歌的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审美元素。抓住了意象也就把握了诗歌的意境、 风格及作者蕴涵其中的思想感情。所以了解意象的特殊寓意,是读懂作品的关键。下面这些 意象就常含有不同的寓意。 1、望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望月思乡异常感 伤。 “小楼昨夜 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现了亡国之君特有的 伤痛。 2、黄昏、夕照(斜阳、夕阳、落日)——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感伤的心 情意绪、人生迟暮的生命悲叹、 伤古吊昔的悲凉意蕴。 唐代李商隐《乐游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王维《使至塞上》: “大漠孤 烟直, 长河落日圆。”宋代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 旗斜矗。” 3、流水、落花——古人云: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把水与时间的流失结合起来,由 花落而感叹人生的无常,这是中 国古代诗歌的一个典型主题。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 燕归 来”(晏殊《浣溪沙》)“落花流水”的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 死亡的焦虑忧伤。此 外,唐代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 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 扁舟。”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则用流水这一意象来比喻愁怨的浓厚和不绝。 4 、长亭——陆上送别之所。 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雨 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李叔同《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 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 5、羌笛象征凄切悲凉之意境。 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 常 提到,如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范仲淹《渔家傲》:“浊 酒一杯家万里,燕然 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 泪下。胡笳的作用与此相同,就不再列举了。 6、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我的心像晶 莹的玉壶的冰一样,样高洁如故。 “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 “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 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7、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 十分繁华的扬州路, 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此句用野草、麦子的繁盛反衬如今的荒凉。“朱雀桥边 野 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 长满杂草野花,乌衣巷 已失去了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 8、菊花——坚贞高洁的品质。 屈原《离骚》: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 行的高尚和纯洁。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 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9、梅花——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纯净洁白,岁寒三友之一。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 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王安石《梅花》: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 既写出了 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著 名词作《咏 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 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10、柳——以折柳表惜别。“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别 的习俗,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 意味。 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11、莲——因为莲出淤泥而不染,诗人借莲喻不同流合污的节操。又由于“莲”与“怜” 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

文档评论(0)

xina1711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