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的内涵.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公共关系的内涵,基本概念及特征 公共关系是指社会组织在日常运转中所发生的各种内部和外部的信息沟通、 形象塑造、协调关系等活动,其目的最终是达到组织的和谐发展。特征:①主体 性(主导性)②客体性(对象性)③双向性④长期性 特征:①主体性(主导性):公共关系是一种组织行为,组织在公共关系中 占有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组织是公共关系的发动者、组织者、实施者。公共 关系状况如何取决于组织而不是公众。 ②客体性(对象性):具有明确的目标公众,包括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公 共关系的客体性是由其主体性决定的,是由公众对组织的认可度决定的——公 众决定组织的前途和命运。 ③双向性(从信息传播的角度讲的):把组织的产品、服务信息传播给公众, 把公众的需求信息传播给组织。 ④长期性:不断积累的过程。 2、公共关系状态与公共关系意识 公共关系状态,是对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状况的一种总体判断,是考察组织 管理效能、服务水平、竞争能力和组织与其公众关系密切程度的重要指标。(知 名度和美誉度是组织衡量一个社会组织公共关系状态的重要指标,并集中体现为 它的品牌形象和品牌价值,品牌价值的衡量指标:量度、宽度、深度和与同类产 品和服务相比较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公共关系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是对社会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 间的客观存在的公共关系状态的反映。(公共关系意识的强弱和自觉与否直接与 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状态密切相关。包括:公众意识、服务意识、沟通意识、协 调意识、形象(品牌)意识、创新意识) 3、公共关系活动(工作) 公共关系活动是一个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采取措施为组织创造并维护良好 的公共关系状态所进行的实践活动。这种活动是主观见诸于客观的一种社会实践 形式。 公共关系工作的特征: (1)以组织的自我完善为前提 (2 )以真实诚信为原则 (3 )以协调利益为基础 (4 )以信息沟通为主要手段 (5 )以创造和谐的组织环境为目标 公共关系工作的职能: (1)监测环境 (2 )信息沟通 (3 )咨询服务 (4 )利益协调 (5 )塑造形象 (6 )危机处理 (7 )创新文化 公共关系工作的基本原则: (1)诚信原则:诚实守信以诚待人,信息传播以真实为依据。 (2 )互利原则:也是双赢原则,最大限度满足公众利益,使利益最大化。 (3 )法制原则:公共关系在法律法规的范围内活动 (4 )社会效益原则:文化知识类企业——营销出版;生态效益——企业责任 (5 )全员公关原则:人人代表组织形象,每个人都要维护组织。 4、 20 世纪初,公共关系形成与发展的条件(笔记)(对比美国与中国) 1、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是公共关系产生的经济基础。 (1)市场经济为公共关系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 (2 )市场经济是公共关系产生的内在要求; (3 )市场经济为公共关系意识的形成和增强奠定了思想基础。 2 、社会法制化和政治民主化为公共关系提供了社会基础(如地位平等、制度保 障)。 3、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为公共关系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4 、人的现代化,特别是思想观念的现代化为现代公共关系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 础(如效率、平等、竞争、民主、法制意识等观念)。 公共关系在美国兴起的条件: (1)商品经济的发展,垄断资本的形成; (2 )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 ②产生和发展:A 、实践:1882 年第一次使用公共关系,并解释为公共利益 1903 年艾维 ·李传力宣传顾问事务所——第一家公关公司。基本思想:讲真 话。被誉为现代公共关系之父。 B 、理论:爱德华 ·伯内斯把公共关系从新闻领域中分出,成为独立的完整的 新学科。1923 年完成第一步公关著作《舆论的形成》,首开主讲公关课程。1925 年形成公共关系学教材,标志着实践到理论发展。 C 、企业到政界扩展 美国到欧洲到世界 公共关系在中国产生的原因 (1)经济改革,企业需要获得公众的信任; (2 )政治体制改革,呼唤重视沟通协调的政府公共关系; (3 )文化变革,呼唤体现开放趋势的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在中国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1)积极引进和传播阶段(1986 年前) 模仿和搬抄国外的理论和操作规则占主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na1711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