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明朝前期——国力强盛——郑和七下西洋 明中后期——国势衰落 暴力冲突 友好交往 戚继光抗倭 当时处于封建社会的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已经由强盛逐渐转向衰弱了 。 知识整合 戚继光抗倭 原因 经过 结果 评价 倭寇走私、抢劫,损害百姓生命财产 台州九战九捷,消灭浙江、福建、广东 等地倭寇 倭患基本解除,抗倭斗争取得胜利 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 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 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者 图一 图二 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他能够实现成功远航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图二中的人物是谁?他抗倭的地点在哪里?请用一句话评价他。 郑和 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戚继光 东南沿海 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15-16世纪中西方主要航海活动比较表 郑和远航是人类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一次海上强国的辉煌! 图一 图二 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他能够实现成功远航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图二中的人物是谁?他抗倭的地点在哪里?请用一句话评价他。 郑和 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戚继光 东南沿海 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材料一:戚继光组建了戚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在台州九捷中,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荡平浙江的倭寇……在福建、广东,与当地明军并肩作战,剿灭那里的倭寇。 材料二: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根据材料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思考与分享 为什么戚继光抗倭能取得成功? (1)正义之举,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2)戚家军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能征善战。 (3)戚继光的军事指挥才能。 知识分子 八股取士 群臣 人民 厂卫特务机构 中央 废丞相和中书省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农业、手工业、商业 按察司 废行中书省 布政局 都 司 地方 明朝经济的发展 复习回顾 明朝前期——国力强盛——郑和七下西洋 明中后期——国势衰落 暴力冲突 友好交往 戚继光抗倭 当时处于封建社会的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已经由强盛逐渐转向衰弱了 。 知识整合 戚继光抗倭 原因 经过 结果 评价 倭寇走私、抢劫,损害百姓生命财产 台州九战九捷,消灭浙江、福建、广东 等地倭寇 倭患基本解除,抗倭斗争取得胜利 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 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 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者 图一 图二 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他能够实现成功远航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图二中的人物是谁?他抗倭的地点在哪里?请用一句话评价他。 郑和 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戚继光 东南沿海 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15-16世纪中西方主要航海活动比较表 郑和远航是人类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一次海上强国的辉煌! 图一 图二 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他能够实现成功远航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图二中的人物是谁?他抗倭的地点在哪里?请用一句话评价他。 郑和 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戚继光 东南沿海 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材料一:戚继光组建了戚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在台州九捷中,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荡平浙江的倭寇……在福建、广东,与当地明军并肩作战,剿灭那里的倭寇。 材料二: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根据材料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思考与分享 为什么戚继光抗倭能取得成功? (1)正义之举,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2)戚家军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能征善战。 (3)戚继光的军事指挥才能。 泰国 三宝公寺 印尼 三宝庙 云南 郑和公园 纪念郑和的邮票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一、郑和下西洋 和平交往篇 郑和:云南昆阳(今晋宁)人,小名三保,回族,出身于世代穆斯林家庭,又皈依佛教,熟悉伊斯兰教和佛教。从小吃苦耐劳,培养了英勇无畏的气概。本姓马,原在燕王朱棣府当差,后在靖难之役中立下赫赫战功,被赐郑姓,有一定的政治经验和组织才能。 1405年明成祖朱棣命他率领船队出使西洋。 郑和(1371—1435) 明代杰出的航海家 郑和下西洋的“西洋”,指的是今天的什么地方? 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印度洋及沿岸一带。 西洋 1、目的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 示中国富强。 ——《明史·郑和传》 1、寻找失踪的建文帝 2、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3、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1405~1433年 先后7次 规模之浩大,在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 每次出海2.7~2.8万人 亚非30多

文档评论(0)

pwk11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40033240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