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实验报告40045.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核磁共振 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与实验仪器 1.实验目的 (1)了解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 (2 )学习利用核磁共振校准磁场和测量因子g 的方法: (3 )掌握利用扫场法创造核磁共振条件的方法,学会利用示波器观察共振吸收信号; 19 (4 )测量 F 的gN 因子。 2.实验仪器 NM- Ⅱ型核磁共振实验装置, 水样品和聚四氟乙烯样品。 探测装置的工作原理:图一中绕 在样品上的线圈是边限震荡器电路 的一部分,在非磁共振状态下它处 在边限震荡状态(即似振非振的状态), 并把电磁能加在样品上,方向与外磁 场垂直。当磁共振发生时,样品中的 粒子吸收了震荡电路提供的能量使振荡电路的 Q 值发生变化,振荡电路产生显著的振荡, 在示波器上产生共振信号。 二、实验原理 (要求与提示:限400 字以内,实验原理图须用手绘后贴图的方式) 原子核自旋角动量不能连续变化,只能取分立值即: P = (I + 1)ћ 其中 I 称为自旋量子数,I=0 ,1/2,1,3/2,2 ,5/2,…本实验涉及的质子和氟核 F 19 的自旋量子数I 都等于 1/2。类似地原子核的自旋角动量在空间某一方向,例如z 方向的分 量不能连续变化,只能取分立的数值 自旋角动量不为零的原子核具有与之相联系的核自旋磁矩, 其大小为: e   g P 2M 其中 e 为质子的电荷,M 为质子的质量,g 是一个由原子核结构决定的因子,对不同种类的 原子核 g 的数值不同,g 成为原子核的 g 因子。由于核自旋角动量在任意给定的z 方向的投 影只可能取(2I+1 )个分立的数值,因此核磁矩在z 方向上的投影也只能取(2I+1 )个分立 的数值: e e  z  g p z  gm 2M 2M 原子核的磁矩的单位为: e N  2M 当不存在外磁场时,原子核的能量不会因处于不同的自旋状态而不同。通常把B 的方向规 定为 z 方向,由于外磁场 B 与磁矩的相互作用能为: E    B   B  P B  mB z z 核磁矩在加入外场 B 后,具有了一个正比于外场的频率。量子数 m 取值不同,则核磁 矩的能量也就不同。原来简并的同一能级分裂为(2I+1)个子能级。不同子能级的能量虽然不 同,但相邻能级之间的能量间隔 却是一样的,即: E   B 而且,对于质子而言,I=1/2 ,因此,m 只能取m=1 /2 m= -1/2 两个数值。简并能级 在磁场中分开。其中的低能级状态,对应 E =-mB ,与场方向一致的自旋,而高的状态对应于 1 E =mB ,与场方向相反的自旋。当核自旋能级在外磁场B 作用下产生分裂以后,原子核在 2 不同能级上的分布服从玻尔兹曼分布。 若在与 B 垂直的方向上再施加一个高频电磁场(射频场),且射频场的频率满足一定条件时, 会引起原子核在上下能级之间跃迁。这种现象称为共振跃迁(简称共振)。 发生共振时射 频场需要满足的条件称为共振条件: 

文档评论(0)

152****77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