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环境微生物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docx

医学院校《环境微生物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资料欢迎阅读 医学院校《环境微生物学》 课程建设和教学 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 医学院校的环境科学专业不同于综合院校的环境科学专 业,《环境微生物学》课程内容要适当增加医学背景知识, 体现学校的“环境科学”专业特色。 《环境微生物学》是环境科学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本文作者通过多年的《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的一线教学经验总结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几点心得,从《环境微生物学》 课程的特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几个方面, 对《环境微生物学》理论与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的探索, 具体介绍了《环境微生物学》教改中的一些想法。 关键词: 医学院校 《环境微生物学》课程 教学改革 《环境微生物学》是环境科学和微生物学的交叉学科,随着全人类对环境保护的广泛重视, 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在环保领域的不断渗透,微生物在环境污染和监测方面已凸显出它的巨大作用。 在环境保护工作中我们急需培养一批具有扎实微生物知识的人才, 不仅熟知生物处理法处理污染物的原理, 而且能够开发利用新的微生物资源,与时俱进地解决环境问题,为人类可持续发展作贡献,这就对环境微生物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 1 精品资料欢迎阅读 《环境微生物学》课程的特点是内容琐碎繁杂,感性认识差,需 记忆的知识点较多,学生在对课程深入学习的过程中兴趣逐渐降低, 往往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传统的教学中往往存在一些问题: 在教 学体系上,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实验;在教学方法上,满堂 灌,忽视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忽视了学生动手能力、创造和开拓能 力的培养;在考试方法上,单一化,多采用笔试,影响了学生能力全 面的提高。如何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性从而提高课 堂教学质量,已是摆在我们每个《环境微生物学》教师面前必须面对 的问题[1]。 突出《环境微生物》学课程的特色与重点,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医学院校的环境科学专业不同于综合院校的环境科学专业,在 《环境微生物学》课程内容要适当增加医学背景知识, 体现学校的“环 境科学”专业特色,增加“医院环境”内容,以适合医学院校内环境 类专业学生使用。 医院环境问题是非医学院校的环境专业的弱项, 医 学院校办环境专业可以充分发挥医学特色,结合“环境微生物学”特 点解决医院环境问题,使医学和环境科学很好地交叉 ; 同时,可以增 加学校新专业特色和增加学生就业渠道。 《环境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的内容增加“医学环境微生物治理” 、“耐药性菌株”等相关主题。编 写相关的讲义,内容增加: ①医院废水微生物处理技术;②抗辐射和 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 ③细菌耐药性对医院废水的生 物治理的影响; ④将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与课堂讲授内容相联系, 应用 到课堂教学。例如在讲病毒繁殖过程时, 除了讲解教材中所列举的大 2 精品资料欢迎阅读 肠杆菌 T4 繁殖过程外,同时补充讲解 SARS、AIDS及 H1N1病毒的结 构,繁殖过程及人们在日常生活应如何防范该类致病性病毒。 将这些 例子以科普形式介绍给学生,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拓宽了学生的知 识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奉献精 神[ 2]。 《环境微生物学》与很多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如生物化学、生 物学、遗传学、生理学等课程相互渗透、相互联系。这些课程在授课 时间安排上有前有后, 如何避免与先上的课程某些内容重复, 又为后 续课程留有余地, 突出本学科的特有内容, 这就需要优化理论授课内 容,确定一些不属于本门课程的必要内容,在讲授中少讲或不讲 ; 同时,要注意经常与其他相关课程的教师相互交流,倾听学生的反映,对涉及到前面课程已学过的内容, 在必要的情况下, 教师仅作重点提示,让学生提前预习回顾, 上课时以重点提问的形式,完成这部分的教学内容 ; 对平行授课的课程内容,则与授课教师相互商定,力求使 课程之间在内容授课中相互促进、 相互协调,避免重复讲授[ 3]。如: “微生物的营养”一章中的微生物细胞成分,在生物学、生物化学的课程中作了详细介绍, 我们只是要求学生回顾已学的知识, 本课程不必讲授;在能量代谢中, 生物化学课程详述了糖酵解途径和三羧酸循环,本课程只讲丙酮酸以后的几个不同发酵途径,如乙醇发酵、乳酸发酵、丁酸发酵、柠檬酸发酵、醋酸发酵等,以及不同菌群特殊的电子传递途径及其呼吸类型; “微生物遗传”一章,重点讲述“微生物菌种选育”,避免与遗传学重复。 3 精品资料欢迎阅读 注重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环境微生物学》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环境微生物学》 实验是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培养学生实验技能、 实验思维和动手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4]。在教学计划中要保证 40%的实践教学时间,更要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要加强实践教学的 “实践性”,即以

文档评论(0)

158****32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