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造影和冠脉介入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汇总.ppt

冠状动脉造影和冠脉介入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汇总.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碘造影剂过敏者约3%。对过敏体质者,可术前联合使用激素、H1抗组胺药和H2受体阻滞剂24~48小时,能使再过敏发生率降低。术中使用非离子造影剂能增加过敏性患者的安全性。 术中出现过敏反应,可给予激素和组胺受体拮抗剂治疗,特别是发生过敏性休克时,应给予肾上腺素和激素治疗。 .新. * (2)、低血压:术后低血压的原因有:①低血容量。是术前因禁食禁水,入量不足,术中造影剂渗透性利尿和失血的结果;②心排出量下降。与心肌缺血、瓣膜返流、心包压塞和心律失常有关;③血管过分扩张。见于血管迷走反应、NTG或其他血管扩张剂过量。④急性肺栓塞。最重要的是应及时发现和处理血管迷走反射、大量出血、心脏压塞和急性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新. * 血管迷走反射:最为常见,约占3%~5%。表现为血压降低和心率减慢、面色苍白、出汗、打呵欠、恶心和呕吐。穿刺血管时发生与紧张有关;术后拨管时发生则与疼痛和血容量低有关。一旦发现应紧急处理:若血压正常,以心率减慢为主,可给予阿托品0.5~1mg静脉注射;若有血压低,则可先给多巴胺5~10mg静注,1~2分钟内可重复使用并给予静脉内维持,同时给予快速补液如生理盐水、糖盐、平衡液等。预防主要是针对病因。 .新. * (3)、肾功能损害:是冠脉造影后又一较为常见的潜在的严重并发症。 预防肾功能不全建议:肾功能损害关键地预防,措施有; 1)、造影剂用量小,总量不应超过3ml/kg。 2)、介入治疗前后12小时持续使用0.45%NaCl水化治疗[1ml/(kg.h)]。 .新. * 3)、对于已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除控制造影剂的用量外,应使用等渗非离子的造影剂。术后保持尿量150ml/h,使严重肾功能损害或衰竭的发生率可明显降低。 4)、在Cr2.5mg/d同时使用造影剂剂量140ml,给予大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静脉注射,有防治造影剂肾病的作用。 .新. * 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并发症 与造影并发症相同的PCI相关并发症结果类似,严重的并发症为死亡、心肌梗塞、卒中,轻度并发症短暂脑缺血发作、穿刺血管局部并发症、肾功能受损、造影剂副作用,只是发生率较冠状动脉造影更高。目前大样本报告冠状动脉诊断造影死亡率为0.08%~0.14%,而介入治疗为0.4%~1.9%,约为冠状动脉造影的十倍以上。原因是PCI还有其特殊并发症: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穿孔破裂、心脏压塞心包压塞、介入 治疗器械使用的失败。 .新. * (一)、冠状动脉夹层 分为自发夹层和介入设备损伤导致的夹层。介入设备损伤夹层最普遍更常见。球囊扩张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碎裂或分裂,常常导致内膜与中膜撕裂。在球囊扩张后血管造影的证明冠脉夹层者大约20%~50%,而IVUS发现率更高。冠状动脉夹层是急性闭塞的主要原因,导致心肌缺血严重并发症。 .新. * 大多数夹层不会引起并发症,许多未治疗的夹层可以存在3~6个月以上。另外夹层对再狭窄无影响。PTCA引导钢丝、球囊导管扩张引起的和支架植入后的冠状动脉夹层视血管大小和供给心肌的范围、夹层的类型和急性闭塞的风险和危害,决定是否植入支架闭合夹层,一般均可植入支架闭合夹层。如夹层未闭合应该积极使用抗血小板治疗、肝素和凝血酶抑制剂。 .新. * (二)、冠状动脉内血栓和支架血栓形成 介入治疗中和介入治疗后发生的冠状动脉血栓形成。一般分为急性血栓0~24小时内,亚急性血栓24小时~30天,晚期血栓30天后。目前药物支架年代,又出现6个月的晚期支架血栓形成为晚晚期血栓形成。 .新. * 急性血栓形成一般多发生在急性冠脉综合症病人,心功能不良病人。可能与抗血小板药物服用小于5天或对血小板药物抵抗、术中肝素量不足,未达到ACT300秒、支架扩张不全、支架口径小无法贴壁有关。 .新. * 亚急性血栓是PCI最可怕的并发症。亚急性血栓可以无先兆而突然出现心绞痛,最常见发生在介入治疗后1~4天。几乎所有的支架亚急性血栓的病人均导致典型的透壁心肌梗死或猝死,30天的死亡率15%~48%。目前亚急性血栓的发生率为0.5%~1.0%。亚急性血栓形成高危因素:心功能不良、植入支架过多过长、血管损伤段长、冠脉夹层未发现及处理 .新. * 晚期血栓形成尤其在植入药物支架情况下发生,大多数与中断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有关,部分与血管壁持续的炎症,导致内皮化不全以及支架贴壁不良有关。 支架内血栓形成导致血管完全堵塞应该按急性冠脉综合征处理,尽早血管重建。 .新. * (三)、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和介入中侧支闭塞 冠状动脉急性闭塞为治疗前有血流到达远端心肌,介入过程中因为冠状动脉痉挛、夹层或引导钢丝自真腔拨出,钢丝无法再进入真腔,导致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实际本质为心脏表面的冠状动脉闭塞致血流终止,而不是管腔无闭塞的无血流。 .新. * 对于分叉病变,在植入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