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种子生产技术 玉米制种 玉米病虫害防治.pptVIP

农作物种子生产技术 玉米制种 玉米病虫害防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十五、玉米红蜘蛛 2、玉米红蜘蛛的危害特点 2.1从若螨到成螨都可造成危害,繁殖速度快,危害严重。 从若螨到成螨都可造成危害,一般温度偏高,降雨量稀少,食料充足的情况下,红蜘蛛发生猖獗,7天就可完成1代。低温、短日照、多雨不利于发生。在寄主叶片背面栖息危害,严重时叶表和其他部位也发生危害,以口针刺吸汁液,叶片出现褪绿斑,严重时整个植株枯黄,导致玉米早衰。发生初期在田间成点片分布,以后扩散到全田。 2.2重茬地、间作套种地,发生严重。 越冬雌螨来年4月份先在杂草、春作物上取食产卵繁殖,随着温度的升高,繁殖速度加快,7月份开始逐渐转到玉米上危害,因此靠近棉花、小麦、豆类、蔬菜等作物及路边、重茬玉米地、田间杂草多的玉米地以及玉米与其他作物套种的地块,红蜘蛛发生早,危害严重。 2.3制种田比大田发生重,扩散速度快。 制种玉米田与大田玉米些相比较,抽雄等操作活动人为的促进了红蜘蛛的扩散传播,制种玉米田红蜘蛛危害面积大,危害严重,发生后扩散速度快,防治困难。 十五、玉米红蜘蛛 3、防治措施: 3.1玉米红蜘蛛的防治原则:玉米红蜘蛛防治以预防为主,重视农业栽培措施对预防红蜘蛛暴发流行的作用,兼顾化学防治;在化学防治上抓住初发阶段红蜘蛛虫口密度小,农作物植株小,施药后防治效果好,及时进行药剂防治,降低越冬虫口基数。 3.2玉米红蜘蛛的防治对策: 3.2.1清洁田园,消灭杂草:作物收获后,及时清除落叶残茬,耕作灭茬,坚持秋耕冬灌,平整土地;禁止地边堆放作物秸秆,及时进行田间中耕除草,割除地埂杂草,降低越冬雌螨基数。苗期用2,4-D除草对红蜘蛛有较好的控制。 3.2.2加强组织管理,集中连片种植:作到有计划、早安排。并尽量做到玉米制种田集中连片,减少与小麦、棉花等红蜘蛛早期寄主接触范围,减少迁入虫源。 3.2.3制种田禁止套种,及时割除父本:不在田间套种豆类、葵花及其它作物,给玉米红蜘蛛为害创造条件,应该及早清除。玉米抽雄授粉结束后,8月上中旬及时割除父本,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减轻危害。 3.2.4抓住关键时期,加强化学防治:6月中旬是防治玉米红蜘蛛的关键时期,结合防治小麦、棉花、蔬菜等作物的红蜘蛛、蚜虫及玉米螟,用Be0.2—0.3度石硫合剂或辛硫磷1000倍液、甲基乙硫磷1000倍、螨园净1500倍液、蚜螨速杀1000倍液全田及地埂周边喷雾,这一时期全面防治后,可以得到基本控制。7月初,玉米抽雄期间注意观察,发现红蜘蛛点片发生时,用上述药剂对全田喷药防治,严重时可用敌敌畏1000倍液与阿维菌氰混用喷雾熏蒸,把红蜘蛛消灭在点片发生阶段。 白化苗和黄绿苗 玉米其他病虫害图示 白化苗和黄绿苗 低温障碍 高温干旱 粉红聚端孢穗腐病 灰葡萄孢穗腐病 红叶病 青霉穗腐病 全蚀病 丝核菌穗腐病 叶鞘紫班病 枝孢穗腐病 直感和变异穗 盐酸害 药 害 遗传性条纹 玉米黄呆蓟马 玉米田禾蓟马和稻简管蓟马 玉米蚜 玉米叶夜蛾(甜菜夜蛾) 欧洲玉米螟 玉米其他病虫害图示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谢 谢 / THANKS *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谢 谢 / THANKS 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 作物生产技术/ 教学资源库 魏照信 2014.04 八、玉米主要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很大,玉米病虫害防治是玉米栽培管理中的重要措施。病虫害的防治,要通过预测预报和加强对玉米病虫害发生初期症状识别的指导和培训,措施及时得当,对症下药,改变防治时间晚迟和用药不当的现状,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效果,确保丰产丰收。 玉米虫害有红蜘蛛、蚜虫、玉米螟;病害有丝黑穗病、瘤黑粉病、顶腐病、大斑病、小斑病、纹枯病、霜霉病等。通过轮作倒茬,适期播种,春播浅覆土,减少病害发生。种子包衣是预防丝黑穗病、瘤黑粉病和地下害虫的基本措施。6月份顶腐病发生初期用40%琥胶肥酸铜600倍液喷雾;抽雄后及时用50%甲基托布津700倍液,或70%百菌清1000倍液预防瘤黑粉病、大小斑病等;田间出现瘤包及时清除销毁。做好中耕除草工作,拔节期用2,4-D除草可有效减轻红蜘蛛、夜蛾、玉米螟等危害;抽雄前后用0.5Be的石硫合剂400倍液喷雾防治红蜘蛛、蚜虫。在小喇叭口期用呋喃丹颗粒放到喇叭口内,防止玉米螟侵入。 (一)玉米顶腐病 顶腐病是由串珠链孢霉亚粘团变种侵染而致,此菌也可引起茎腐和穗腐。 1、发病的特征与诊断的区别 (1)苗期表现症状。植株生长缓慢,叶片边缘失绿、出现黄色条斑,叶片皱缩、扭曲(注意:该症状与“粗缩病”的区别在于节间不粗短、叶片不僵直、肥厚;与“矮花叶病”的区别在于叶片不呈黄绿相间的条纹状,而是叶边缘呈黄斑;与瑞典秆蝇、蓟马等害虫造成的心叶“歪头状”区别在于没有叶片没有害虫分泌的粘液、污点和为害的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