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理论知识点总结.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学理论知识点总结 1、马克斯·韦伯将合理性进行类型的划分:实质合理性、形式合理性 2、社会学中国化的思想是从20世纪30年代?提出并逐步明确的。 3、马克斯·韦伯把权威分成理想的类型,即法理型权威、传统型权威、个人魅力型权威 4、1897年严复将斯宾塞的著作翻译成《群学肄言》,这本著作是《社会学研究》 5、被誉为“社会学亚圣”的社会学家是:斯宾塞 6、社会控制的基本特点有:普遍性、规范性、交叉性 7、斯宾塞认为,在主要功能和结构等方面,可将社会划分为性质不同的类型:尚武社会、 工业社会 8、西方社会学分为三种主要思潮是:自然主义社会学、人文主义社会学、批判的社会学 9.“社会学”一词在中国流行,从现有资料看是从章太炎1902年翻译出版日本学者岸本能武大的《社会学》一书开始的。 10.社会流动的类型有: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结构性流动和自由流动、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 11、涂尔干将社会团结分为:机械团结、有机团结 12、力图建立一门社会生活几何学的社会学家是:齐美尔 13、德国社会学的代表人物有:韦伯、齐美尔、滕尼斯 14、孔德社会学理论的两大主题是:社会秩序、社会进步 15、坚持历史进步观与文化悲观主义的社会学家是:齐美尔 二、材料分析题 材料1:韦伯认为,社会科学也应当如自然科学那样,可以对所研究的现象获得规律性的认识并给予因果性的说明。他指出,“理想类型”便是社会学在这方面的特殊认识工具。在韦伯看来,“理想类型”是研究者为研究社会和解释现实的一种概念工具。他在这里所说的理想类型极近似于自然科学研究中所使用的理想模型。 材料2:韦伯认为,不同时期的政治组织或同一时期的不同政治组织,以不同的根据获得了不同类型的政治权威,而不同类型的政治权威实质是不同类型的社会控制形式,韦伯据此概括出三种权威类型。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试结合“材料1”论述韦伯关于“理想类型”的思想。 “理想类型”是韦伯在进行社会学研究时主观构建的一种分析工具,它不是基于对所有事实的经验概括,也不是作为社会生活的“理想”而提出来的,而是一种关于被研究对象的特定方面的纯逻辑类型。可以说,“理想类型”是韦伯基于价值中立的追求而分析经验社会现象的社会学解释模型。 理想类型的特点:是一方面它作为理智上构造概念的工具,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因此不同于社会事实;另一方面它作为考察社会事实的概念工具,又是在对繁多的经验整理后,抽出经验中具有共性和规律性的东西,使之成为典型的形式,因此,韦伯对理想类型的分析被称为主观意义的客观分析。在韦伯看来,对理想类型的理解:第一,理想类型是一个主观思维构建,他不是基于对所有事实进行经验上的概括,也不是作为社会的理想提出来的。“理想”的意思是指现实中不存在的,是价值中立的。因此才保证的社会学研究的客观有效性。第二,理想类型虽是一种主观思维的构建,但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虚构,也不是一种概念游戏,它的建立必须有逻辑上的一致性,不能违反经验的因果关系。另外,对某一社会现象的解释,理想类型也许不只一个,但解释的标准只有一个,即对具体社会想象的成功理解和准确归因。 1 建立理想类型的原因:社会学要想成为一门科学,就要建立自己的概念体系,但是由于现实当中并不存在客观的规律,所以这种概念体系只有经过“理想”中的类型建立起来。 2 内容:当前的概念体系都陷入了一种困境之中,或者由于过于宽泛脱离了现实,从而不能很好地解释现实,或者由于过于具体而失去了它的理论性,从而不能形成包含所有的现实。为了创建一种能够解释现实的理论体系,韦伯从现实出发,抽象出社会现象的本质特征,创建出纯粹的类型,组成概念体系。3. 理想类型的特点:一方面,理想类型作为理智上构建的观念,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不同于经验事实;另一方面,理想类型作为考察现实的概念工具,可以反映现实的规律性东西。 注意:自由论述 2、根据所学知识,试结合“材料2”论述韦伯提出的三种“权威类型”的理论内容。 ①理性——合法的权威。这种权威是由任职者在一般法律制度之下发号施令,所以它的合法性并非倚靠个人的威望,而是来自法律的权威。 ②传统的权威。这种权威不是由在职者依据法律发号施令,而是完全依据个人传统上的身分而来。虽然这种权威要受制于传统的秩序,但个人权威却往往在传统秩序之外,凭借个人的威望和地位行使其影响力。现代化前期的世界,尤其是东方社会,就是传统权威的时代。 ③神圣英雄人物的权威。依韦伯的说法,凡是救世主型的领袖——政治领袖、宗教先知、军事英雄,皆可列为神圣英雄人物,这类人物凭借个人的权威主张,有统御他人的合法权力。 6. 传统权威(韦伯) 在这种统治形式里,统治的维持是靠从古到今沿

文档评论(0)

我思故我在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部分用户下载打不开,可能是因为word版本过低,用wps打开,然后另存为一个新的,就可以用word打开了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