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渡槽槽身安全性检测及结果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某渡槽槽身安全性检测及结果分析 湖北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雷珺 李军 一、工程概况 1、概况 某渡槽是宜昌东风渠总干渠上的一座主要建筑物之一,该渡槽已使用20多年。1997年~1998年由于原槽身断裂严重及钢筋锈蚀厉害,为保证安全,对原有渡槽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整治和加固,更换了全部渡槽槽身,将原有24节双悬臂连续梁槽身全部改成了简支梁槽身,并对相应的支座排架及其基础进行了加固,1998年5月通水以来,新槽身先后出现大量裂缝,为此近几年又针对新槽身裂缝、漏水进行了部分加固。 2、渡槽槽身结构现状 槽身横向截面采用带拉杆的内空矩形断面,内空净宽2.8m,净高2.35m,槽两侧壁厚0.2m,槽底板厚0.25m,拉杆为矩形截面(0.15×0.15m2) ,拉杆间距1.5m,拉杆内配上下各2Φ14钢筋, 箍筋φ6@250,拉杆上面现浇宽1.0m,厚1.0m的混凝土人行面板,槽身设计标号为C25,槽身纵向采用简支梁结构,跨度有6m、9m、9.9m、11.0m、12.0m、12.8m、14.4m等七种形式,每节渡槽槽身均为四点支撑。 3、渡槽的技术参数 渡槽实际长度455.85m,上游进口槽底高212.48m,出口槽底高 211.57m,坡降为1/500,设计流量为15m3/S,相应水深为2.04m,加大流量18m3/S,相应水深为2.35m,槽身净宽2.8m,渡槽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架支承,排架最大高度20余米,最小高度约5米。 二、检测目的及内容 目前渡槽尚未加固的槽身多处出现横向和纵向裂缝,尤其是部分槽身中间出现多处贯穿性裂缝,给其安全使用带来了严重的隐患。本次检测针对四节渡槽槽身进行了载荷试验,并用水准仪对构件挠度变化进行了全过程测量,了解渡槽槽身的刚度情况;对所试验中的一节渡槽槽身进行详细的裂缝检测,用读数显微镜对裂缝进行测量,并记录槽身裂缝的实际状况;对所试验中的一节渡槽槽身的施工缝进行浅层抽芯,观察施工缝处混凝土的内质状况。 三、检测结果及分析 1、槽身载荷试验 1.1试验结果 对未加固渡槽槽身三节、已加固渡槽槽身一节进行载荷试验,试验分槽身空载,槽身不同受荷等四种情况进行。测试时间及载荷情况、槽身挠度值见下一览表。 测试时各槽荷载情况一览表 荷载与槽号 测试 时间 2号槽 荷载 9号槽 荷载 10号槽 荷载 18号槽 荷载 10时~12时 水深1.45m 约13m3/s 水深1.40m 约13m3/s 水深1.40m 约13m3/s 水深1.35m 约13m3/s 14时~15时 空 槽 空 槽 空 槽 空 槽 16时~17时 空槽槽底 空槽槽底 空槽槽底 空槽槽底 20时~21.3时 水深1.40m 水深1.86m 水深1.86m 水深1.86m 9.3时~10.3时 (第二日) 水深1.0m 约5m3/s 水深1.0m 约5m3/s 水深1.0m 约5m3/s 水深1.0m 约5m3/s 测试槽身挠度值一览表 槽身 编号 槽身实际 计算跨度 (m) 实测最大挠度值 规范允许挠度值 (mm) 空载时 (mm) 最大试验荷载时(mm) 2 9.5 13.0 18.0 21.11 18 10.7 22.5 34.0 19.45 9 11.5 11.0 21.5 20.91 10 11.5 10.5 14.0 20.91 测试结果:所抽测的四节渡槽槽身二节能满足规范要求的允许挠度值;9、18号槽身不能满足规范要求。9号和18号构件挠曲线图见下表。 1.2分析 载荷试验选择了目前裂缝多且未加固的槽身中跨度大的2号、18号槽,同时为了对已加固的槽身和未加固的槽身作出比对,选择了9号、10号槽进行载荷试验。在试验载荷大小上,采用了半槽水(实际流量约13m3/S)、大半槽水水深1.86m (超过历史最高槽身水位0.3m),和小半槽水水深1.0m,三种载荷情况进行槽身的挠度变化检测,而且左、右侧墙均进行了测量,为了找出空载时结构自重所产生的挠度,对左右侧墙、槽底均进行了检测,反复测量,以减少测量误差。所有载荷测试结果表明:①载荷—变形曲线基本呈线性关系;②2号、10号槽身回弹较好,减少载荷后的变形值均未超过最大变形值的10%。③9号、18号槽身回弹较差,减少载荷后的变形值超过最大变形值的10%以上。试验结果比对了加固与未加固槽身的明显区别,已加固的槽身在载荷作用下结构刚度明显大于未加固构件,承载能力明显提高。试验结果与构件的裂缝多少,尤其是跨中底板横向裂缝多少有着直接的联系,18号槽身侧墙上水平缝隙二通条,竖向近10条,板底四条(其中中间一条从板底伸通到两侧的梁上),试水后裂缝漏水严重,结构变形大。 2、2号槽身检测 2.1裂缝检测 对2号槽身进行详细的裂缝观测,裂缝宽度为0.1mm~0.2mm之间,详细结果如下图示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