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门特色文化资源研究.docxVIP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旺苍县木门 特色文化资源研究 蔡勇 旺苍县木门镇,曾名禹门、东藩(凡) ,是川北边陲的一座历史古镇。镇周既有青龙、凤 凰、双桂、双山、丹青梁五山拱卫,又有清江、北水、金鱼三河汇流。这里,古为秦蜀交通 枢纽,蜀北门户,郡、州、县治地 。这里是兵家争夺的战场,文化灿烂、历史悠久。 一、郡州县体制的形成和演变 木门的郡州县行政建制是在长期的历史变革中形成的。据《木门镇志》和《木门镇综合规 划说明书》等史料记载:木门,秦汉以前是獠人(俗称 “蛮人 ”)聚居的地方。古代獠人强悍 勇猛,善于搏杀,汉高祖刘邦曾招募獠人平定三秦。獠人回归乡里,高祖念其战功,免征赋 税,更名为巴郡。东晋建元年 (343) 间群獠入境,经常发生战争,官府征调大军向其住地进 行“搜山荡谷、击劲囚浮 ”,他们奋起反抗,杀得官军死伤失器。后来朝廷实行 “羁糜 ”政策, 在獠人聚居地区实施自治, 由獠人、 獠酋长担任地方官吏。 木门设郡县治地即起始于此。 木门设置郡县始于南北朝时期。据《四川通志》、《旺苍县志》记载:南朝梁武帝普通 6 年( 525 )于今木门镇木门场置木门郡及伏强县,以县北伏强山为名,郡县分取。唐武德元 年(618) 移至今木门镇双峰村青杠坝(此地当时未建城镇,只有文武衙门房舍若干,现为民 舍,仅存衙门基石遗迹)。数年后,又复移木门城内。唐贞观 17 年 (643) 划属巴州。宋太祖 乾德 5 年( 976 ),盘道县(治今南江县八庙乡,后改设难江县和南江县)废后,原辖地划 属清化县。宋咸平 4 年( 1001 ),清化县的隶属关系又由巴州改为集州(治今南江县)。 宋熙宁 5 年( 1072 ),清化县降为清化镇,入化成县。从此,木门县治终止,置县时间共 5 47 年,其中伏强县 62 年,清化县 485 年。唐代诗人郗昂曾任清化县尉。《木门镇综合规 划说明书》载: “唐代诗人郗昂自拾遗贬清化尉任职多年,号称老官,初考还死在木门,未 还家乡。 ”明嘉靖 22 年( 1543 ),清化镇被改为保宁府广元县广化乡木门堡。 清光绪年间, 木门被分割为广(元)、南(江)、巴(中)、苍(溪)四县所辖,广、南、巴三县均在木 门场设立团区和学区, 建成三县团防局。 清末,广南两县发生青龙场 (延战街, 又名盐店街) 界地争端。清宣统 2 年( 1910 )十二月初八,两县派员查勘,绘制了《界图》,拟写了《图 说》,明确了两县地界。 二、治所遗址的历史变迁 历史上的木门郡、静州、伏强县、清化县治所衙门,均设在木门古城之内。 木门镇是一座始于秦汉的古老城镇。《旺苍县志》载: “清道光《昭化县志》云:秦葭萌 境今昭化、 广元二县, 苍溪东北之岐平故城, 巴州西北之清化故城 (注:今旺苍县木门场 ) ”。按明崇桢元年 (1628) 所建凤凰山云集寺 “化成二古刹,木门两千年 ”的对联所称,木门古城至 1 明代就有 2000 年的历史了。八十年代国家主席李先念在接见南江县长郑友铭时说: “木门 是个古名称,诸葛亮时就叫这个名字。 ”从留存古迹考证,木门古城位于今木门场后台地上, 今东凡中学就是当年郡、州、县的衙门大堂所在地。 1971 年,修建东凡中学时,掘出许多 雕刻各式花纹的石磉磴和铸有车、马几何图案的古砖。有关文物认为,石磉磴和 “车马砖 ”出 于汉代,为古木门郡的城垣砖。今木门场后东起原东凡工商所,西至原东凡小学,存有 300 多米的古城墙一段,此墙全由30 公分厚度的长短石条砌成,当地老人称,它就是木门古城 的南面护城墙。 历代文人墨客也不乏有诗文对古城大加赞美。清代文庠孙模先(木门人)的《咏静州》 诗云: “古城苍柏复高空,盘根错节如虬龙。缅怀汉唐径营早,巴山蜀水起英雄。 ”留日学生 孙飞先,民国 9 年 (1920) 在《重修檬子树垭文昌阁序》(序载《孙氏宗谱》)中称: “其地 为唐代静州东关 ”。诗云: “文昌高阁耸山垭,木门古郡呈云霞。人力回天豪迈极,兴绝举废 遐迩夸。 ” 木门古城,自汉初至明末相沿 1600 余年,历代兴盛,明天启 6 年( 1626 ),屡遭火灾, 许多街房焚烧, 后又在战乱中成为废墟。 木门古城烧毁后,其集市曾一度移迁黄荆坝(今木 门镇黄梁村)等地。清乾隆元年至 9 年( 1736 — 1745 ),于古城遗址下沿清江河畔,分三 段复修了木门新城(今场址)。新城由上、中、下三街组成,全长 800 余米,除 300 多所 街房外,还建有万寿宫、禹王宫、梓潼宫、关帝庙、观音阁、孙家祠、道德祠、豫章祠、石 字库、孝节牌坊等建筑物。新城复修后,因忌 “木”生 “火 ”,便改木门场为禹门场,但人们相 沿不改,仍然称之为木门场。木门新城的复修,在清乾隆 29 年( 1764 ),置立于万寿宫内 铁字库,上

文档评论(0)

zsmfj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